第75章 回乡下(第2/2页)

且不说她在老家呆过十年,就是祖坟在那,她也不会真的就不管不顾了。

听到这话,苏建明放心的上楼休息。

洗完澡,已经快十一点,两个孩子早睡觉了,苏曼去看了他们之后,才安心睡着。

这次回老家不带两个孩子,不过宋子初推了工作跟过来,说是想去她家乡看看。

“这里就是县城,是不是很小?”苏曼笑问。

宋子初看着仿佛一眼就能尽收眼底的小县城,露出淡淡的回忆,“我没跟你说过吗,我小时候并不是在城里长大,而是在农村长大的。”

苏曼没听他说过,但是从别人嘴里听到过,只知道宋子初小时候过过一段苦日子,具体如何就不清楚了。

“不说那些,快中午了,咱们先吃饭,睡个午觉再走?”天气太热,中午开车就算开空调也不舒服,不如吃个饭,休息休息,等太阳小点再回去。

苏曼点头,她也是这么想的,反正不着急。

差不多四点多到的村里,好多人扛着锄头准备上山,见着苏曼纷纷好奇。

“曼曼,怎么回来了?”

“叔公打电话来,说是酒厂有事,我回来一趟。”苏曼没提果汁厂的事情。

果然,听到苏曼是为了酒厂回来,村民们瞬间来了兴致,前些日子正在讨论酒厂扩建的事情,总之不能被岭后村的果汁厂比下去,然后老支书,也就是苏曼的叔公打了好几个电话,苏建明电话里的态度不明,闹的村里所有人心里七上八下,还以为这事不成,没想到苏曼会亲自回来,到底是他们村出去的,总归会多照顾自己村里。

“曼曼,我跟你说,酒厂太小,酿的酒根本不够卖,早就该扩建了。”

“对呀,曼曼,那个设备也得换换,我儿子上网查过,说是有更先进的设备,酿出来的酒更好喝。”

“还有包装,我女儿说要把包装换了,价格也能卖高些。”

村里人七嘴八舌的提建议,苏曼眯了下眼,笑道:“我刚回来,还没到家呢,这样,你们写好意见交到村长那里,回头我们开会共同研讨,有些东西不是随便说说就行,比如扩建,换设备,换包装,哪样都要花钱,今年要是投入这么多,往后几年可都分不到钱了。”

一听到往后几年可能分不到钱,所有人像是被浇了一盆冷水,扩建升级设备的目的是赚钱,几年分不到,那得损失多少。

有人想说能不能扣一半分红,这样又有收入,又能扩建,等本钱回来了,就能分到更多钱。

但是老一辈们不愿意了,现在酒厂很稳,谁知道扩建之后就能赚钱?万一亏了呢?到时候连现在的分红都没有,算谁的?到手的才是自己的钱。

“曼曼,你身边是谁呀?之前没见过,怎么也不介绍介绍。”有眼尖的看到宋子初,不禁眼睛一亮。

“我男朋友,叫宋子初,子初,这位是我舅婆。”苏曼笑着给两人介绍。

一个村往上数几辈都是亲戚,苏曼还要更多,她外婆是下西村人,妈妈又嫁回下西村,也就是说,苏曼的太外婆,舅公舅婆都在下西村,还不夸张的说,一个村子六百多人,五百多个是亲戚。

苏曼带男朋友回来的事情,不出一小时就传遍了整个村,不少人都知道苏曼离婚的事情,可男朋友这事头一次知道。

有人去问苏建良,他也是第一次听说,知道苏曼回来了,还带了男朋友,慌忙让老婆包了红包,在他们老家,新媳妇或是新女婿第一次见,得给见面红包。

“爸,我看到了,新姐夫可比那个吃软饭的张磊气派多了,一看就很有钱,估计比建明叔家都厉害。”苏永强兴匆匆的跑回来说道。

“别胡说,什么吃软饭的,再说这样的话小心我揍你。”苏建良怕苏曼听到,就算离婚了,也是人家前夫,别人这么诋毁,不就是说苏曼不会看人吗,“永辉,你上曼曼家看看有什么需要帮忙的没,再让他们上我们家吃饭。”

其实家里已经快做好饭,可招待苏曼,堂伯母自然不会说累,打发小儿子开车上外村买菜和肉,自己重新倒水煮米。

“你们这村子还不错。”宋子初转了一圈,尤其喜欢苏曼家这房子,“回头在这养老很不错。”

农村的空气确实好,生活很惬意,就是教育和医疗跟不上,这也是很多人不愿意留在农村的原因。

“到时候再说吧,走了,是我堂哥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