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0章、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第2/2页)

一旦再因为枪支发生战斗对抗,伤害的只有自己家人。

所以和易海舟想象的不同。

城内彻底没有了让武装人员能藏匿的空间。

任何人只要携带枪支被发现,立刻就会招致报警抓人缴械。

甚至连背着网球包、小提琴盒,都会被路人笑着调侃是不是装了枪。

市民们都得马上打开证明清白。

因为这会儿不证明,待会儿可能就是武装特警来开枪说话。

过去多年的战乱,太让人痛恨了。

而城外因为太出名。

锁定的几个城郊交通要道,都要经过严格的武装检查。

格罗宁根彻底成了没有武装分子敢来袭击的明星之城。

谁都在惊叹这座昔日已经接近废墟的空城,怎么一夜之间就生机蓬勃了。

连奥琳娜都要来调研,欧美国家的经济学家,经济记者更是扎堆儿来访问。

战乱前都默默无闻的这座城市,现在是因为从废墟上崛起被全世界瞩目。

这时候要是谁来破坏,那岂不是真正成了千夫所指么。

毕竟发生在东欧的漫长争端混乱,和恐怖主义还是有差别的。

没有人抱着非要把这里搞乱,让所有人都不得好死的心态。

所以从外部武装检查就能发现,居然没有发现一起尝试来进行武装袭击的行为。

这里面可能有上回被全歼俘虏的战况震慑。

但更多还是要考虑性价比。

打很可能打不过。

就算能抢到什么,那也要送很多人头。

还不能对外宣扬是什么武装干了这种事情。

名和利都得不到。

那还来干嘛?

所以看着事态向好。

波娃立刻推动了国际机场恢复。

她不是从市民的赊账中开始回笼资金了吗。

又把这些资金拿去投入到机场基础设施的建设中。

可能在发达国家,觉得修建个国际机场,动不动都是多少亿的海量资金。

其实在欧美国家大多数通用机场,都没那么豪华。

因为又不是政府工程,只需要满足功能就行。

大多都是平整的机场跑道外,简单的航站楼。

再说格罗宁根本来就有满足要求的国际机场,只是被破坏性的炸掉了。

现在主要是修复。

这种修复恰恰又是用基建工程来带动本地经济。

波娃这点基本的经济常识还是有。

特意要求只能是本地建立的建筑工程公司才能承接这些业务。

而新成立的建筑公司,又必须要求符合雇用多少本地人。

等于让她掏出来的钱又流回到市民手中。

这样才能启动本地经济消费。

等于说整座城市本来一穷二白,就像三角债一样相互纠缠得成了死结。

波娃投入资金让整个架构润滑滚动。

最终让市民开始产生经济价值。

这城市就活过来了。

最大的赢家,当然还是她了。

机场建设款项是她借给市政厅的,理所当然获得了机场未来运营权的股份。

新组建的机场公司大股东,必然就是女市长的……爸爸。

每当社会变革的时候,总有些人抓住机会改变了命运。

就像那些敢于跳出来开店的市民,现在赚得钵满盆满,迅速成为这座城市新一代的富裕阶层。

而波娃则趁着这一波的变革。

彻底改变了自己,包括父亲甚至她未来孩子,乃至连绵好几代的命运。

她已经成为这座州府城市,当之无愧的传奇。

易海舟却在这个时候告诉她:“那我走了哦……”

这种男人怎么不让女人爱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