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洛王独白(第7/18页)

老太爷发话,王家上下不管心里如何想,面上都要做出满意的样子,于是王家开始全力培养王锦凌,把最好的资源向王锦凌倾斜,王锦凌所得到的一切,永远都是最好的……

王家最尊贵的大公子,名副其实!

一般的孩子,在这样的情况下,很容易变得自大狂妄,这是王家对王锦凌的培养,可何尝不是一个考验。

所有人都在盯着,盯着王锦凌的反应,结果却发现王锦凌根本没有任何反应,王锦凌不是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可外界的一切根本干扰不到他,他心中有目标,他坚定地朝自己的目标努力,外界的言论左右不了他的想法。

王锦凌的表现,一次次让王家人惊艳,一次次让王家人确信,大公子即使看不见,也当得起王家家主的重任。

王家对王锦凌越来越看重,王父和王母见状,也只得放弃培养二儿子的想法,努力与王锦凌恢复原有的关系,同时让兄弟二人打小相处,以便日后兄弟二人相互扶持。

父母的用心王锦凌看得明白,王老太爷担心王锦凌会对父母和弟弟有隔阂,特意挑了一个时机,想探王锦凌的口风。

结果,老太爷还没开口,王锦凌就把老太爷想要的答案,说了出来:“祖父,我知道父亲和母亲也是疼爱我的,他们所做的一切只是为了王家好,父亲和母亲没有私心。弟弟是我的弟弟,我会照顾好弟弟的,请祖父放心。”

七岁的孩子,已初露君子之风,待人行事温和如春风,对人对事都秉承君子之道,让人打从心底喜欢。最主要王锦凌言行一致,他是真得能理解王父和王母的做法。

“好孩子。”王家老太爷即欣慰又心疼。

欣慰王锦凌懂事,心疼王锦凌小小年纪,却像一个大人一般,失了童年……

不过,这种事就是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在老太爷眼中,王锦凌是被迫长大,他希望王锦凌聪慧出、出色,可又希望王锦凌能像普通孩子一样,有孩子的童真,可是王锦凌却不这么想……

在他看来,“看”得明白,比抱有不切实际的希望更幸福,他对现状非常满意,他不会有不切实际的奢望,就不会失望,他这一生会很快乐,不用为俗事所扰。

十岁那年,王锦凌得到王家上下的认可,在王老太爷认为,王家已没有什么可以教给王锦凌,五锦凌对王家的感情也足够深,不管发生什么事,锦凌的心里都会有王家,所以……

王老太爷决定把王锦凌送去稷下学宫。

王家不是每一任家主,都从稷下学宫出来的,但每一位家族在十五岁后,都会去名校求学。

为了增长见识,为了看外面的世界,更多的是为了结交同窗好友。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能在知名院校求生的学生,不说出身,才识品性一般都不会太差,在这个圈子,王锦凌很容易找到志同道和的朋友。

人是群居动物,王家家主也需要朋友,王家家主找朋友,不需要利益往来,他们交朋友交的是心……

王老太爷就本着这个想法,把王锦凌送去稷下学宫,希望王锦凌能在稷下学宫,找到谈得来的朋友,这样他就不会孤寂了。

要说王家上下,谁对王锦凌最用心,非王老太爷莫属,王锦凌虽然待每一个人都差不多,可待王老太爷是不一样。

王老太爷虽然是在安排王锦凌的人生,可他的用意并不全是为王家着想,更多的是为王锦凌着想。

王锦凌虽然不认为,自己需要朋友,可王老太爷的好意他却没有拒绝,只略作思考,便决定前往稷下学宫求生。

那一年王锦凌十岁,比王家历任家主都要早离开王家,可王锦凌却没有一丝惊慌与不安,对未知的稷下学宫,王锦凌也没有一丝好奇与期待,在他看来不过是换一个地方学习。

大公子!

不能用看普通孩子的眼光来看他,大公子是一不样的……

公子无双,无人能及

自小多才学,平生志气高,别人怀宝剑,我有笔如刀。

稷下学宫的宫主,和那几位大儒听到王锦凌话,一个个傻眼了,直接失礼的张大嘴巴,宫主更是吃惊的直接问了出来:“你的眼睛真得看不见?”

不像,完全不像。

那双眼明明灵动有闪,眼中温润的笑,他看得清清楚楚,这哪里像看不见的人。

可事实就是如此,王锦凌的眼睛看不见,他是一个瞎子,虽然没有人愿意用瞎子来形容王锦凌,可事实却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