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第3/4页)

而南方地区的军械武备,那也必定是……往后还怕什么山匪,惧什么南夷?这南方的国境,还不守得像个铁桶似的?

而水宪说的“钱不会是什么大问题”,便是不会在钱财上卡住大皇子,急用的东西会及时向他供应。

谁知大皇子听水宪这么说,却真正拧起了眉头,点着头道:“我懂,钱不是问题,有问题的是时间……”

大皇子与水宪两个人说话像是打哑谜一般,但贾放却隐隐约约地咂摸出一点儿意思——

大皇子在西北带惯了兵,最是一员骁将,皇帝却一纸旨意下来,让他只带两百骑到南边来整顿平南大营。难道,南方会出现什么变故,而那变故,与京里太子遇刺,莫名出现火器的一连串事情又有什么联系没有?

见状,水宪与贾放两人交换了一个眼神。贾放当即打消了请大皇子在小园这边住一宿,体验一下北方工业园生活的打算,而是请他回去,几个人聚在一起密谈。

大皇子见除了水宪和两个幕僚之外,再无旁人,便道:“罢了,这虽是我的猜测,但是却和你们都有点儿关系……”

“以我的推断,南安王,可能要反。”

南安王就是那个和王妃闹别扭的奇葩王爷。他在南方“平叛”多年,好些时候没有回京了。他也是四王八公之一,所以大皇子才说这事儿和大家都有点儿关系。

大皇子说话的时候,南永前和郑伯宜都没有啥反应,想必是早已知道了。也可能这个结论就是贾放的两个幕僚与大皇子商量出来的。

“所以大殿下才着急想为平南大营订制护具,增强武备?”水宪问。

大皇子点点头。

如果南安王真的反叛,那就决计与上回闹山匪的时候不一样了。所以大皇子这叫一个愁。

“但如果现在就增加武备,会不会打草惊蛇,让对方提前动手?”贾放也问。

这时南永前和郑伯宜两个就一起点头了,可见贾放所忧心的,正是他们所忧心的——大皇子接手平南大营还没有多少时日,手底下的兵按照大皇子的标准,还都是一群渣渣。

水宪这时却轻轻击掌:“多亏天赐神道,将‘小园’与‘桃源’连成一处。”

贾放与水宪心思相通,顿时也道:“是呀,莫若这样。所有武备都由子衡的人来完成。而咱们在南边的,就只管在南方这几个州的战略要地修路,铺轨道。”

“从外人看来,咱们啥也没干。就是小打小闹地继续做咱们本来就在做的事儿,丝毫不惹人注意。”

“那南安王若是没有反意,这路和轨道修成了,就是方便百姓,盘活南方的经济;若是真的有什么变故,这路和轨道能在最快的时间里将兵和装备、粮草运到该去的地方。”

大皇子听贾放这么一说,茅塞顿开,喜道:“我怎么早没想到。”

但其实大皇子今日才第一次到“小园”,不似贾放与水宪,桃源寨和小园的情形他们烂熟于心。所以他一时绕不过这个弯,不是因为他本人智谋不济,而是观念上还没有接受,原本在舆图上根本风马牛不相及的两个地方现在打通了,竟然连在一起了。

但偏偏这两个地方又都是分开的,拥有完全不同的产业结构,在当地生活的乡民与职工也完全不同。要让它们分开,其实也完全分得开。

郑伯宜便问:“那有没有必要切断两边的往来,避免让人发现‘小园’正在做的准备?”

贾放却并不同意,他摇摇头道:“不行,这样我们没办法解释轨道的来源。而且两边已经在往来,而且彼此互惠互利。突然切断了联系,那才真正是惹人生疑的。”

“我想,‘小园’那边完全有能力,将他们关于军械武备这部分的生产内容掩饰起来。子衡,你说是不是?”

水宪这时正懒懒地靠在椅背上,嘴角微微上挑,似乎在说:看来子放很明白本人的能力。

贾放又想了想,道:“郑先生,滴翠亭的人,在你不在的这段时间里,应该也没有闲着。往后应该也能发挥不小的作用才对。您今天刚回来,且先去歇息一二,明天去滴翠亭那里安排一下工作。”

“如果南安王那边的人对咱们这边感兴趣,也是一件好事。咱们可以让他们知道咱们想让他们知道的消息,不是吗?”

贾放三言两语,便帮大伙儿做了决定。

大皇子搓着手,叹着气道:“老六,看来在南边这地盘上,我还是真的……不服你不行啊!”

贾放:让我谦虚地笑一下。

谁知他这位大哥精力旺盛至极,一路疾奔赶到桃源寨,又去“数千里外”的小园看了一圈,这时依旧歇不下来,推桌便立起,道:“快走,快带我去看那‘大家伙’。”

贾放被大皇子拽着胳膊,匆匆忙忙地回过头,刚好看见水宪敛下眼神,似乎轻轻地点了点头——那意思好像是:去吧,那位应当是有话要对你单独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