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贾放也没想到, 桃源村的村民们口嫌体正直,说是没功夫送娃上学,但即便在夏收的农忙时节, 还是抽空把村口那座吊脚楼给建起来了。

村民们还搞了一个盛大的落成典礼,放了两百响从集上买来的爆竹。他们还请贾放为这吊脚楼起名字, 贾放便当仁不让地给写上“潇湘书院”四个字——

按照镜像空间的理论, 他大观园里有个“潇湘馆”, 桃源村就该有个“潇湘书院”——镜像嘛!

虽然这理论也不怎么经得起推敲, 但是贾放习惯了在大观园建一项工程, 桃源村就有一项与之对应, 这样也比较符合他的心理预期。

至于娃们的教育问题, 桃源村的村民与贾放达成了妥协:农忙期间,娃们晚上上一个时辰的课。大人也可以来听。

讲课的人是陶村长从最近的镇上请来的一个姓姜的老塾师,是一个被艰辛的人生搓扁揉圆, 快要被磋磨坏了的人物。

隔壁镇上没什么人读书, 也没有学堂, 这老塾师一向只能去地主或是富商家里坐馆。但他坐馆的富商家近来被人骗了一回,折了不少的本钱,只得把塾师给辞了。

陶村长捡了个漏,只用管住管饭的条件就把人请了回来,让他在书院后头住着。

塾师用来讲课的教材也是现成的,贾放拿了一本《小学语文》过去, 结果人家打开扉页,就变成了“蒙学经典”。

贾放想想:可不是么?后世小朋友们学习的课本, 不也是从前人无数的蒙学经典中总结经验,编撰而成的吗?

“‘人口手,上中下’呀……好, 好!”姜夫子绝对没脾气,只要有饭吃,有地方住,让他教什么,他就教什么。

贾放立时对姜夫子的工作热情产生了一点疑问。

于是,他递了一本人教版的《小学数学》第一册 到姜夫子手里,姜夫子一瞅:“《蒙学算术》?算术也要启蒙?”

贾放:“那可不咋地?”

他直接吩咐:“您必须得想个寓教于乐的法子,让村里的娃儿们开始学起这算术,将来要能写会算,才是这启蒙成功了。”

一听这话,姜夫子只得强打起精神,开始研究起小册子,琢磨怎么给村里的蒙童教算术。

贾放鼓励了一下姜夫子:“等村里的娃儿们两本书都学成了,我就给您转正,算是正式的教师编制。”

姜夫子:……转正?……教师编制?

当他听说“教师编制”意味着除了吃住之外还有每月固定的月钱,姜夫子终于动力十足,先自己把《蒙学算术》给好好学习了一遍,把里面的题都做了,但不确定是不是都做对,没法子只好来请教贾放。

贾放很豪爽地给了他一本《教参》。

但是“潇湘书院”在桃源村里还是没有受到村民们的欢迎。可能因为农忙还未结束,娃们的上课率还不是很高。

谁知,没过几天,贾放再来桃源村看时,竟发现“潇湘书院”开始受欢迎了,小小一座吊脚楼渐渐没办法满足村民们的需求,晚上上课需要排班并且“限号”了。

原因是贾放和陶村长商量了一回,决定让老村长这个庄稼老把式在娃们接受启蒙教育之后,再安排一节“农学”课,专门给娃们讲怎么种田:一年四时是怎么划分的,水稻秧苗该怎么插到水田里,刚种下去是什么样,灌浆时是什么样,什么时候可以收成……

其中还夹杂着带着野生稻种赶回来的老邵给大家讲解各种不同的稻种、田里的各种野菜,哪些能吃,哪些能喂牛喂猪……

刚开始有村民对此不屑一顾,大家每天都在侍候庄稼,娃儿们将来一下田,可不就天天的都在学这些个?

可毕竟村里有人去听啊——潇湘书院又不收钱,别人去听了,自己没听,不就亏了吗?

于是每天去听讲的越来越多,不止有小朋友,不少村民在听了一两次课之后也被吸引了。

“老村长讲得好生明白!”有些村民觉得要是自己来教娃,绝对教不出那样的庄稼把式。

“还是老邵讲得好,他说的那些,我种了那么多年的地都不知道。”

“啧啧啧……打猪草也有这么多的讲究?”

“还真是学到了,看来贾三爷说得对,让娃儿上学堂确实有些用处。”

“是呀,之前旁人总瞎闹,但现在想想,娃能写会算的有啥不好?去赶集做买卖也不怕被人骗了去了。”

“因为咱这不是那等只知道学‘之乎者也’的学堂呀!”

甭管是“共有”,还是“私有”,村民们对某一件新鲜事物的判断标准很简单,只要是真的有好处,他们就乐意接受。

“唉,只恨自己老了,要是年轻个十岁,我也去学。”

“怕啥,三爷说了,这‘潇湘书院’不收钱,叫……叫什么义务教育还是啥的,田里的活忙完了,那就去听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