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水宪与林如海端坐在晚晴楼的厨房里, 在完成和贾放完全相同的“试验”。

由贾放设计,百工坊的木匠亲手打造的“抽屉蒸笼”,此刻正放在大灶上。晚晴楼上了年纪的大师傅将木抽屉抽出, 将晶莹柔滑的肠粉从里面刮出,盛在碗里, 浇上晚晴楼特制的酱汁, 洒上葱花和芝麻, 恭敬地递到水林两位手中。

水宪和林如海尝过, 一致点头。水宪说:“果然如贾放所言, 这米浆若是掺了陈米, 真的比单用新米做出来的口感要滑爽得多。”

林如海一边吃一边赞叹:“这样精妙的吃食……子放究竟是怎么想出来的?令我这来自姑苏鱼米之乡的都感大开眼界啊!”

水宪有意无意地帮贾放遮掩:“你别看贾放年纪小, 他读过的杂书可多,好些咱们不知道的逸闻趣事,他都知道。日后与他相处, 你就知道了。”

林如海这时在忙着吃肠粉, 没空开口, 只“嗯”了一两声,算是作答。

水宪却指挥晚晴楼的大师傅:“再试试将米浆浇在布上,然后洒上材料,一并上屉蒸熟。”

大师傅连声应了,取出早已准备好的洁净棉布,铺在一层竹屉上, 然后在上面浇了一层厚薄均匀的米浆,洒上香葱、配芝麻一起炸过的虾米, 一道送入蒸屉里蒸。

这蒸制只要小半盏茶的功夫,大师傅就将竹屉取出,将那棉布, 带着表面已经蒸为凝固状态的米粉,一起翻倒在事先抹过一层猪油的案板上,然后迅速将棉布一揭,棉布已经从米粉上面脱离,大师傅迅速将那薄如蝉翼,晶莹剔透的米粉连同葱花和虾米,圈成一卷,再切成一段一段的盛盘,淋上酱汁与香油,递到水宪和林如海面前。

林如海:“这……这看起来比刚才的还要好啊!”

他已经等不得了,伸筷子夹了一小块,还未尝,先观其形色:“这粉皮是白如雪,薄如纸,里面的食材若隐若现,欲拒还迎……”

水宪几乎失笑:“如海,听起来你像是在观美人图。”

林如海却已经在大吃了:“香,真香!粉皮柔润,里面的虾米韧而鲜香……子放在这吃食上头,可真是个人才啊!”

水宪却施施然从袖中取出一张纸,往下念:“布拉肠粉,可选的馅料有,新鲜河虾仁、切成薄片的鲜牛肉、鸡蛋、青菜……油条?这油条又是什么?”

晚晴楼的大师傅见多识广,挠挠头说:“应当就是油炸桧儿吧?”

油炸桧是一种前朝流传的小食,晚晴楼也有现成的,于是大师傅取了一枚出来,想了想,觉得油炸桧已经是熟的,应该不用再蒸的。

于是这位大厨先蒸熟一片布拉肠粉,将其从棉布上揭下,然后裹在油炸桧外面,再用刀切成一段一段的,淋上酱汁,递到水林两位的面前。

水宪眼看着这种匪夷所思的小吃递到自己面前,忍不住失笑:“果然千变万化,只要将里面的馅料一换,眼看就是另一种风格。”他尝了一口里面裹着油炸桧的肠粉,细细地将送入口中的食物都嚼尽了,才点评道:“外面柔滑,里面香脆,果然有趣。”

可这还没完,水宪袖子里那张纸上还写着:“除了肠粉之外,米粉亦可用于制作河粉、粿条、粄条一类的食物。”贾放没有明说这些都是什么,水宪也毫无概念,但想可以留待贾放回来以后,请他和大师傅继续交流。

“我原本想着,等江南的米都运到了,和这城里的其他粮行正面硬杠,抱着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心思,拼尽全力将对方的周转头寸给挤爆,无论如何都要把这京城的粮价都降下来。可是没想到贾放竟然给我出了这样一个主意。”

品尝完“肠粉”之后,水宪与林如海在晚晴楼中继续筹谋。

水宪显然心情很好,此刻正懒洋洋地倚在椅背上,用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轻声哼着小曲儿。林如海自认得这位以来,还从未见他这样开心过。

“既能做该做的事,又能大赚一笔,人生在世,乐趣莫过于此。”

林如海总算明白了:“所以子衡兄是不打算与粮行正面硬杠了?”

“不了,我想到了一个更聪明的法子,虽然稍许有点儿无赖。”

“无赖?”林如海很难想象对面这个看上去仙风道骨的男子,在街头市井耍无赖的样子。

“不过呢,这事还需如海多多帮忙。没有你,绝难成事!”

林如海吃惊地张口:怎么把他也给拖下水了呢?

水宪却一下子从椅背上弹了起来,坐正了身体,唤过一直在旁等候的任掌柜,说:“遣二十名可靠的人,去荣宁后街上荣府后门,寻贾三爷,说这二十个人听候他差遣。记住,告诉这二十个人,不管他们在贾三爷那里看到什么,听见什么,都不要奇怪,不要露出疑问的神色,不能问问题,更加不能走漏风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