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老男人争宠

太子的确是长大了, 尽管这份体会不那么让人高兴,但胤礽的的确确开始通过自己的眼睛来观察,观察身边的人和事,观察他的兄弟姐妹、观察他的东宫僚属, 观察太后们, 也在观察他的父亲。

汗阿玛爱重我, 我是东宫太子……我一切都是最好的, 我的用度甚至不亚于汗阿玛。可我为什么还是、还是对索额图被去职这件事, 感到如此不安呢?

已经读过前三史, 准备开始学习通鉴的太子用康熙交给他的法子, “以史鉴今”, 方方面面比对之后, 胤礽突然发现了一件事。

他的汗阿玛还是大哥的阿玛、是三弟四弟五弟……未来更多弟弟的阿玛。而且他的汗阿玛对他好,可以说最好。但排除待遇,在汗阿玛投入的感情和心血上, 胤礽不觉得大哥胤禔就比自己差在哪了。

胤礽在他目前有限的知识中搜索,绝望的发现能和自己作对比的只有汉武帝的太子, 刘据!

汉武帝对刘据不能说不好,早早为太子准备博望苑储才, 可刘据的结局……胤礽不敢想了, 不不, 他汗阿玛不是武帝那种皇帝。

自己也不是刘据,可是……大阿哥会是刘旦吗?

这种念头就像一个火花, 胤礽吓唬完自己, 觉得这种想法太无稽。而且大哥胤禔一直对弟弟们都很好, 自己这样想他,岂非小人行径!

汗阿玛赶走了索额图, 却一直将自己带在身边,将许多进士调入詹事府,又要带着自己奉太皇太后去五台山。

小太子慢慢睡去,我果然是自己吓唬自己,想太多了。

一个念头留在心底,在不自觉的情况下,这种念头会慢慢滋长,等到一个机会,火花遇到野草,顷刻就是燎原之势。等到胤礽下一次回忆这个想法的时候,就会发现,他所有的弟弟,都有可能是燕王刘旦。

康熙现在的念头非常坚定,保成继位、保清辅佐,其他皇子将来看看特长再行安排。诸皇子都封入下五旗,去抢夺大旗主的旗份。

所以他想方设法让众人明白,皇太子不是过去在关内时候的嗣子,他非常非常重要。你们要和朕一样重视,不,要比朕还重视太子。

而其他儿子,尤其是保清要让他独当一面,不管是将来辅佐太子,还是去做旗主抢旗份,都要拿得起放得下。要让他成为朝廷栋梁,能为自己和太子擎天保驾。

胤禔也看明白了这一点,结合自己的前途利益,在细节处修改自己的短期目标、中期目标。将康熙细分,在什么年龄段要做什么,胤禔想的明明白白。

此刻他要做的就是,让皇帝自己发现“原来我儿子的长处在军事上!”然后让皇帝主动想到培养自己。这可比自己蹦高表现效果好多了。

康熙也的确发现了这一点,胤禔向他提问题,并不是简单的小孩子想不明白。而是经过了深入思考,列举书目,甚至是划出思路之后,想他提出了“为什么我们不更加深入研究火枪。”

而康熙他……久违的卡壳儿,其实军事非他所长,他或许擅长于战略,但具体到军事战术……

想想三藩吧,康熙自己夸口都觉得心虚,他清清嗓子,捻出一张纸,给胤禔开了一列书单,包括戚继光的纪效新书、前朝末年同后金的一些战事记录,甚至还有前朝枪炮的记录等等。

“你先把这些都读了,写写心得,不必急着交给朕。”康熙将书单交给胤禔:“去武英殿找书看,然后将心得汇成札记,等到朕从五台山归来再说不迟。”

“……”胤禔乖乖应是,捧着书单走了。他觉得自己似乎被套路了,或许康熙也没有深入思考过关于火器,尤其是炮与枪之间的关系。

行吧,我也算帮助皇帝打开新思路了,胤禔如此想到。他没想到的是,看完这些书和战例,被说服的差点是他自己。

不过这是后话,现在他一边读书,一边听着武英殿中杂七杂八的消息,发现在这方寸之间,大臣们的倾轧也不少。有道是文人相轻,而在武英殿里,还要加上一条:争宠。

还是那句话,论起争宠,后宫的女人真是难望这些大儒名士之项背。

胤禔常在角落深处的书架里读书,也没人发现他,偶然听到的话真让大阿哥觉得,这帮老男人呐,三个人能分出三个派别,五个人就能人头揍出狗脑子了。

比如聚拢在徐乾学身边的满汉文人,不止分成了旗人和民人,又分成了世宦之家出身与寒门出身,后者以高士奇为主。

又比如虽然南方人大多数是汉人,但徐乾学、高士奇和明珠走的很近。然而,看上去如此,可徐乾学同明珠一系的佛伦等互相看不上。

高士奇却又对同样受过明珠恩惠的朱彝尊格外警惕,因为他发现,康熙对朱彝尊也是赞赏有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