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多给朕守几年的江山(第3/4页)

于是官场这边毫无动静。

至于民间传闻——

只能归功于海盗们封锁消息的能力够强了。

就连蒋平送给范仲淹的信件都被他们给拦截了,若不是寇准府上那个能人异士给他留了个字条,恐怕赵受益现在也和绝大多数人一样被蒙在鼓里。

刘恩道:“好。”

赵受益又添了一句:“告诉晏殊,此事千万要瞒着范仲淹。”

刘恩又点头:“好。”

范仲淹是正人君子,恐怕会瞧不上他们用茶农的苦难攻击政敌的手段。相比之下,晏殊就比他灵活多了。

刘恩又道:“只是此事怕会对包大人不利。”

茶政改革是他的差事,扬州乱起来了,背锅的只能是他包拯。

“自然,这个传闻一旦流传开来,第一个被问责的一定是包拯。”

赵受益盘着腿坐在床上,语气笃定。

刘恩坐在床尾:“我们要舍弃包拯吗?”

展昭贴身保护包拯时是住在包拯的隔壁,赵受益的被迫害妄想症比包拯高多了,所以在宫里时刘恩夜夜守在他的床帐里,到了宫外就是坐在他床尾,中间只隔着不到半米的距离。

赵受益对这个距离十分满意。

再远,他就会担心刺客闯进来的时候刘恩来不来得及护住他了。

此时赵受益笑着拍了刘恩一下:“说什么呢!人家可是文曲星君!舍了谁也不能舍了他啊!”

刘恩不言不语,只是以疑问的眼神看着他。

赵受益将手收回来:“你是ai,思考方式与人类不一样。你摒弃现在的所有立场,站在局外人的角度思考一下,你觉得包拯是哪一党的人。”

刘恩眨眼:“包拯无党。”

包拯是文曲星君,他忠于的是皇帝这个符号,是大宋朝的江山社稷。所以严格来说,包拯其实并不是哪一党的人。

他是个无党无派的纯臣。

赵受益说:“那你再站在刘娥他们那一党的人立场上看,包拯是哪一党的人。”

刘恩立刻道:“寇党。”

寇准一向有敢做敢为的气魄,对于包拯这种敢为天下先的年轻人,是格外欣赏的。

即使包拯不乐意跟他凑近乎,寇准也力所能及地施以援手了。

不然那展昭是哪来的?难不成真是自己送上门来的?

就算真是自己送上门的,那也得有人介绍,不然连门都找不着。

赵受益点头:“没错。刘娥的人以为包拯是寇党,然后发现包拯将扬州茶政搅得一团糟,那么他们一定会不遗余力地攻击寇准。”

“而寇党绝对不会坐以待毙,这时候,黄公公又上书请太后为他做主……”

刘恩马上道:“莱国公会一查到底,到时候水落石出,太后只能吃下这个哑巴亏。”

谁叫她是太后,黄公公是太监呢。

赵受益满意地点头:“没错。这个亏,只是一个开始。”

黄公公只是这一套组合拳里的第一步。

“然后朕就该大婚了。”

刘恩与他对视一眼。

太后一定会让他娶那个郭家的女儿为后,那郭家门楣不高,放到平常,也不过是件小事。皇帝的亲事太后做主没有毛病,只要太后能够自圆其说,这事情也就过去了。

但到了那时候,寇准刚刚让刘娥吃了个大亏,依他的性子,一定会乘胜追击。

“大婚之后,朕也就成人了。寇准一定会请太后还政。”

刘恩道:“太后必定不乐意。”

赵受益向后仰躺在床上:“谁是乐意的呢,谁都不能乐意。还不都是没办法嘛。”

到时候,刘娥一定会用尽全力反扑。这可是场硬仗啊。

但他手里还握着一张底牌。

真到山穷水尽的地步,他就把狸猫换太子的真相抖搂出来。到时候大家都没有好果子吃。

他翻了个身:“困了,睡了,以后的事情以后再说。”

扬州城最终迎来了短暂的平静。

官府取消了搭买法,允许茶商茶农自由买卖茶叶。瓜洲渡口囤积的五船茶叶中质量稍好的立刻被抢购一空,剩下的都是些劣等的粗晚黄茶。

但茶农们此时也很满意了。

原本以为自己要血本无归了,没想到终究还是卖了一部分茶叶出去,好歹是回了点本。

这也不错了,就在几天前,自己还打算把一年的心血都倒进大运河里呢。

还好没倒完,这不,天无绝人之路,先是有人颠覆船钱,后是官府取消搭买,回去可得去庙里好好拜拜。

不对,庙里好像没有佛了,拜不得了。

那就买壶好酒,祭祭祖先,感谢祖宗保佑啊。

茶农们感叹着。

只是那位给他们付了船钱的赵老板一直没来买茶。

真是奇也怪哉,如今官府都取消搭买了,怎么赵老板还不来买茶呢?

他们还特意留了两千斤的好茶等着赵老板来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