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桃源乡(第2/3页)

不知为什么,进入峡谷那一刻,她脑中便开始自动播放中学课文《桃花源记》。

“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舒凫面前的光景,确实与这篇课文十分相似。

这道峡谷看似狭窄,其实内部别有洞天,宽广得不可思议,堪称一方壶中日月,世外桃源。

放眼望去,一潭深不见底的湖水位居中央,散发出丝丝寒意,如同一块埋藏在山谷中的千年玄冰。围绕着这座寒潭,三三两两散布着各种风格迥异的房屋。

简朴的小木屋,清幽雅致的竹楼,精美的白墙黛瓦,依山而建的窑洞,不知用什么法术制造的冰屋和雪屋,搭在古木枝头的树屋,枝杈间拉起的藤蔓吊床……更有甚者,还有一艘小巧的画舫漂在湖面上,船头挂着一盏碧莹莹的琉璃灯,仿佛一个精致而迷离的美梦。

“……”

舒凫正出神间,忽然听见一阵悠扬的乐声传来,旋律亲切熟悉,与江雪声的琴、柳如漪的箜篌异曲同工。

“啊,是师兄师姐们在奏乐!”

小熊猫一跃而起,兴奋地双眼放光,“掌峰真人是琴修,我们崇拜先生,大多跟着他修习音律。”说着又不好意思地挠挠头,“我的笛子,和大家比还差得远呢。”

遗憾的是,水乳.交融的和谐演奏只有一瞬间,紧接着便开始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简而言之,就是各弹各的。

一时间,谷中各色乐器此起彼伏,五花八门的旋律汇聚在一处,南腔北调,好不热闹。

舒凫粗略地侧耳一听,至少听出了十几种乐器的音色:琴,筝,琵琶,笛,箫,笙,二胡,扬琴,腰鼓,大鼓,葫芦丝……

而其中最突出的,莫过于一曲唢呐吹奏的《百鸟朝凤》。活泼明快,余音绕梁,令她一脸震撼地呆立当场,良久无言。

舒凫:“这个……是在修炼?”

小熊猫:“是啊!”

舒凫:“……”

她可能是穿了个假的修仙文吧。

……

……

即使修了个假仙,日子还是得照样过。

舒凫身为江雪声内定的亲传弟子,看上去又平易近人,很快便受到了谷中各路妖魔鬼怪(?)的热烈欢迎。

不过半日功夫,除了吹竹笛的小熊猫、背熊猫的大青牛之外,她还结识了一只吹唢呐的鹦鹉,据说爱慕柳如漪已久,因为对方是个白毛凤凰,所以练就一曲出神入化的《百鸟朝凤》,一年到头不间断表白;

一匹拉二胡的狐狸,来自远方青丘,爱好文艺忧伤地45度角仰望天空,口头禅是“一曲肝肠断,天涯何处觅知音”;

还有一群来自西北的野马、骆驼和大尾巴羊,他们擅长演奏冬不拉。

“…………”

舒凫无言以对,她觉得摇光峰实在是太牛逼了。

这阵容,这杀伤力(无论是物理上还是精神上的),都堪比一支丧尸军团。

战场上一照面,都不用出手,大鼓一响,二胡一拉,唢呐一吹,吓也能把对方吓死一半。

闲谈间,她试着向众人打听“二师姐”和“三师兄”的来历。

考虑到柳如漪的背景,她觉得这两位多半也是个神兽,比如青龙朱雀,或者麒麟、貔貅什么的。

出乎意料的是,大家一口否定了她的猜测。

“先生确实在寻找神兽,尤其是传说中的‘五凤’,大师兄就是鸿鹄。如今上古血脉日渐稀少,凤、鸿鹄、鸑鷟都几近灭族,青鸾一族避世隐居,鹓鶵后裔又被集中在凌霄城,先生也找得很辛苦。”

小熊猫告诉她,“不过,二师姐和三师兄与此无关,都是先生带回来的寻常妖族。二师姐是纯血,三师兄是半妖。”

舒凫一个字都不相信:“寻常,怎么个寻常法?”

“他们没有上古血脉啊。”

小熊猫一本正经地解释道,“比如三师兄,他就是东海鲛人一族的后裔,母亲是鲛人,父亲是人类。与大师兄相比,那自然是很寻常的。”

“……”

舒凫眉心抽了一抽。

这已经足够特别了吧?

鲛人,半妖,爱上人类的美人鱼。

就算三师兄的母亲不能说话,每走一步都如同在刀尖上跳舞,最后沐浴阳光化为泡沫,她也不会觉得奇怪。

“那么,二师姐又是哪一族?”

舒凫接着问道。

“二师姐啊,大家都叫她‘昭云公主’。”

小熊猫两手捧着腮帮,大尾巴一摇一晃,乌溜溜的大眼睛里闪烁着憧憬的光,“她好漂亮啊!皮肤像冰雪一样白,嘴唇像朱果一样红,头发像乌墨一样黑……哎呀,总之就是特别漂亮,没有人不喜欢二师姐!”

舒凫心想,这描述异常耳熟,三师兄是美人鱼,二师姐听着有点儿像是中国版白雪公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