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第3/5页)

她欲言又止半天,最终改了话题问:“湘湘,许家人到底怎么样?”

余湘想了想:“和普通农村老乡差不多,对我们这些知青客气照顾,很淳朴,不过我们当时没住在他们家,没有天长日久的相处,真正过日子是什么样,我就不清楚了。”

婆媳关系多数是你弱她就强,碰上不讲理的比如原身,做事狠辣,原文中,许振渊的父母只有哀痛儿子遇人不淑,以及心疼被打掉的小孙子,拿捏不到原身分毫。

可是换一种形式,就说不好了,余露想做懂事孝顺的儿媳妇,姿态放得低,对许家对许振渊都有所求,婆婆琢磨出味儿来……

余湘打算助一臂之力呢。

不过林宝芝听了她的话勉强放心,只要是正常人,知礼数讲道理,相处起来就不会过分头疼。

在一家子等着的等待中,许家人姗姗来迟,许振渊的父母都是地道老农民打扮,尽管,他们来燕城时准备的都是最好的衣服,但因为心里缺乏底气,看什么都是怯怯的,手上提着的是满满当当的节礼。

见面先握手,许振渊的父母不大习惯这礼数,尴尬的脸红,不时的看看儿子,心里头一点主意都没有。

许振渊正和宁勉握手,和大舅哥打招呼。

余湘走到许母面前,笑嘻嘻的问:“大娘,你还认识我是谁不?”

许母来之前就听儿子说了,余家的大闺女是从村子里考回来的知青大学生,见到余湘的真人,那股子亲切感立时涌上来:“认

识!认识!你是余知青,大半年不见,更漂亮了!”

许父也看过来,笑着夸赞:“余知青在我们村里知青点的时候是脾气最好的,我听说振渊和她妹妹谈对象,再放心不过了,你们家教出来的都是好孩子!”

林宝芝与有荣焉,尤其人家这么夸自己孩子,足见余湘的优秀。

余露也笑着,琢磨过许父的意思,笑容有些勉强,难道她得到公婆的认同还是沾了余湘的光?

寒暄后落座,林宝芝客气的说:“你们大老远过来还带这么多东西,我们心里头真是过意不去。”

许家拿来的都是当地特产,油鸡枞,一些晒干的菌子,果脯点心,牛肉干腊肉之类的,还有普洱茶,很有诚心,只不过这些东西坐两天火车带过来,也很不容易,何况还特意用包点心的纸正式的包裹过。

许母忙说:“应该的,应该的,我们也没啥好东西,这些给你们就是尝个新鲜,余知青也都吃过,哎呀,就是——”

她几乎语无伦次,不知该怎么表达。

余露刻意避开许母不去看,原本她打算买些燕城的点心带到家里来,这些所谓特产都是装在麻袋里扛过来的,跟余湘订婚的时候,宁家送来的礼物没得比,可是许振渊不在意,她不是看不起许家的东西,只是觉得,不能在父母面前被余湘比下去。

现在看许母唯唯诺诺,更觉得丢她的脸。

余湘忙拉着许母的手说:“大娘一番好意,我爸妈很喜欢,我也很久没吃家乡的东西了。”

许母感激的看向她,笑道:“你们喜欢就成,以后喜欢啥,就跟大娘说,大娘给你弄最好的。”

众人都是善意的笑,因为许家父母的质朴诚恳。

余露抿唇,她和许振渊还未结婚,就算想给许母解围也不能表现的太亲近,余湘倒是会趁机做人。

林宝芝则当场表示喜欢礼物,那些吃食今天中午就做成菜,大家一起吃。

许父许母松口气,没见到真人之前他们还以为城里人会瞧不起他们,现在挺好,俩孩子的婚事一定能成。

午饭仍是林宝芝操刀,她待客诚意十足,过年准备的鸡鸭鱼肉除去年初二招待余湘夫妻俩,剩下的都是为未来亲家准备,心头那点不满

渐渐散去。

余湘也有帮忙做饭,利用徐家带来的东西,做了米线。

许母坐不住,也要来帮忙,陪她说话的余露也得跟过来,但许母看到厨房里的摆设,又束手无策,她在家里都是烧土灶,这些根本没用过。

“大娘,您回去坐着吧?”

余露并不想让许母和林宝芝聊太多,只要婚事确定,公婆就不用到燕城来了。

许母不大好意思,坚持说:“你们家的灶我不会用,我帮忙打下手吧,他们在那儿说话,我也没事干。”

林宝芝客气性的拒绝,可看余露着急将许母拉走,心里头很不是滋味,这还没嫁过去呢,就心疼婆婆向着人家,她当娘的忙活大半天也没见余露搭把手。

余湘抓了一把花生:“大娘,露露怕你累着,这样吧,咱们来剥点花生,待会儿让我妈炸花生米吃,我妈做菜很好吃,你和大爷待会儿得多吃点,尝尝我们燕城的口味。”

“好好好,剥花生我拿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