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0章 吾来担之(第5/6页)

在朝鲜设贡道,屯田,驻军是张位与石星的政柄,一旦不成,必被天子问罪。

而沈一贯,则不声不响。

在内阁经营两年来,不少党羽已遍布朝堂上。虽没有明着与赵志皋,张位争权,人人皆知不可忽视。

三人坐在公座上,张位于朝鲜事上说了数次,沈一贯默然,赵志皋则是不住的咳嗽捶胸。

这时外头又报,播州杨应龙连战连捷,先劫掠四川,又至云贵,后兵犯湖广。贵州巡抚江东之率三千官兵围剿,结果遇伏全军覆灭。

赵志皋揭开奏报时,手都在抖。

张位不忍看之。

唯独沈一贯站起身道:“两位阁老,太仓早空,囧库亦将竭,眼下唯有请皇上发帑币,发兵灭了杨应龙此獠,还有辽东也要练兵设防,以备倭寇再犯。”

张位立即道:“朝鲜之事暂不可提。”

沈一贯闻言露出不悦之色,心想都到这份上了,张位还在死撑。

赵志皋听沈一贯,张位之言又是一阵咳嗽,好容易喘匀了气道:“眼下也唯有皇上可以拿主意,如今我等还有什么办法。”

沈一贯言道:“元辅,国事还没有到那个地步,四面收刮来的矿税也有两三百万两,只要皇上肯发帑币,则事有可为。”

“只能如此。”赵志皋叹道。

毓德宫外数盏宫灯摇曳不定。

此刻虽是白昼,但乌云之下,仿佛天黑了一般。

宫内天子半卧床榻上,内阁将边事奏上,请天子发帑币剿灭杨应龙,另外九边边饷又拖欠半年。

天子向一旁张诚,田义,陈矩问道:“朕负了一身骂名,为何应付完大工边饷后,又所剩无几了?是不是陈增,孙隆,陈奉他们在地方办事不尽心尽力?张诚,陈矩你们说?”

张诚,田义,陈矩等人能说什么。

只能说陈增他们刚到地方,民情不熟,过些日子再搜刮一阵应该可以再补上。

陈矩低声道:“陛下,据四川,湖广巡抚来报,杨应龙屡屡请和,言朝廷只要既往不咎,他可以……”

“杨应龙想要议和,除非朕死了……”天子大声打断。

张诚一并上前言道:“陛下息怒,保重龙体!”

“区区一个贼酋,不值得陛下如此啊。”

“调兵遣将剿灭就是。”

张诚,田义,陈矩他们好容易劝住天子,天子躺在御榻上目光悠远。

半晌之后,有人推门入殿。

张诚见天子脸色不好看,正要呵斥。

对方已是跪奏道:“陛下,吏部尚书孙丕扬与两京的三百余名官联名上奏!”

众人神色一变。

“念!”

“臣孙丕扬泣奏陛下,数月以来,廷推搁矣,行取停矣,年倒废矣。诸臣中或以功高优叙……恳请陛下任用贤臣,使下意能达于上,上意达于下,重拾人心,天下犹可为也,否则社稷崩析……”

“陛下……陛下……”

天子颓然躺在塌上。

“看试手,谁能补天裂……这事你们都不成。赵志皋,张位他们也不成……孙丕扬更不成……”

天子自言自语道。

张诚,田义,陈矩在御塌前伏下头。

“张诚!”

“老臣在。”张诚膝行上前一步。

“传诏,宣……宣林延潮进京受命!”

此刻殿外并无雷声,但三名司礼监太监如闻雷声般,猛然抬起头。

天子目光已凝,目光望向别处道:“张伴伴,陈伴伴,你替朕走这一趟!”

“老臣遵旨!”张诚郎声言道。

数辆自紫禁城急驰而出。

车行至半路上,天空之中已是响起轰隆隆的雷声。

张诚为司礼监掌印太监兼东厂太监这么多年,还从未半夜驱车到哪个大臣的府上相请。

一旁陈矩突而感慨了一句:“不说官员,就是宰相,本朝隆礼恩遇也未有如此。”

他们沿途换马不换车,一路急驰抵至书院。

这时学功书院正灯火通明,大门紧锁。

一旁锦衣卫正要伸手捶门。

张诚伸手一止,亲自上前手持门环拍打了数下。

书院门子打开大门,顿时吃了一惊。

但见外头站着不少手持庭燎,身着明黄衣飞鱼服的兵卒,而两名无须中年男子,身着大红斗牛服站立。张诚,陈矩二人身居高位多年,就算身为太监,也是气度俨然,甚至比许多二品大臣更有朝廷大员之体。

“还请通报一声,司礼监掌印太监兼任提督东厂太监张诚,司礼监秉笔太监陈矩奉了旨意来见前礼部尚书,也就是你家山长。”

“什么?”门子脑子一懵。

张诚微微一笑又耐心地再说一遍。

“还请入内稍待片刻,容我进去通报。”

门子慌忙奔入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