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2章 突如其来的揭秘(第2/3页)

——华国的六部尚书都是大儒,而明国的六部尚书基本是文胆后期。单论大儒的数量,明国现在是比不上华国的。质量倒是不一定。

不过,或者是因为明国从头开始,清理了诸多修仙界残留的缘故,明国剑心的数量反而超过华国。目前在朝堂上,就是每个大儒都配置了一个剑心。而且都没有坐在自己的位置上,都站着。

短暂的寒喧过后,林殊首先谈起正题。

“这一次我们过来,首先是为了卧龙山脉的善后问题。我们华国的皇室在卧龙山脉做了一些事情,具体的事宜,我等已经在我国的朝堂上确认过了。皇帝陛下原意为此付出一定代价。但作为华国左相,我也要强调两点——其一,华国皇室在卧龙山脉的所作所为,并不足以在卧龙山脉造成波及平民的灾难,我们不能忽视来自南方的威胁。其二,虽然在卧龙山脉,我国留下的力量被人利用,制造了相当大的麻烦,但据我所知,我林氏血脉,也在其中立下了相当大的功劳。”

林殊并没有引经据典,且也没有说明都的那场混乱。

嘉年大长公主的事情,只是卧龙山脉的后续。而且那一次,华国皇室被利用得更彻底。

此外,有趣的一点是——

林殊对皇室的称呼始终是“华国皇室”,这个称呼相当微妙,尤其是在她用词平实的情况下,反而没有太多“多向解释”的余地。

谢昭却似乎没有在乎那称呼的微妙感。

他有些闲散的坐着,笑着回应,“林氏血脉?先等人回了宗祠祭拜,再说是林氏血脉吧。”

这时候,不少坐在下首的人,目光都投注到了水馨身上。

在卧龙山脉相关的事情里,能称得上立下大功的人,自然就是林水馨和“林冬连”。林水馨不谈,她现在的身份被人冒名顶替不说,人也不见踪影。“林冬连”可是在场的。

都已经流落到了明国的峡山府,可想而知这血脉距离主支已经有多远了。

要这样的人的功劳都能算在林氏头上……

不要脸!

不少人都在心中这么啐了一句,又不好说出口。毕竟“林冬连”确实是跟着林氏的人一起来的。而且,只要她自己确实是认可了林氏的身份,林殊那话就有立足点了。

因此,还有不少人不免在心中嘀咕——为什么大儒们不先试着拉拢一下这位呢?

倒是不能直接抹消她的功劳。

毕竟那么明显,要是抹消了,就从有理变成没理了。还更糟糕。

另一边,被谢昭嘲讽了那么一句,林殊却也不在意。反而是林曜的脸色明显有些发沉。但林曜也是有自知之明的。

要说口舌之利,谢昭叶久这两个是早期大儒中的佼佼者。

林曜他连邱醉都辩不过,在理亏的前提下,想和谢昭争辩,那纯属自取其辱。

“不管如何,血脉代表的某些东西是无法改变的。”林殊风度极佳的说道,“但我这样说,并不是想要抵消我华国在卧龙山脉相关事宜上犯的错误。功是功,过是过,岂能轻易相抵。我这样说,是因为林氏血脉在卧龙山脉的事宜上立下了大功,在与林氏血脉相关的事宜上,我等来请求援助,也就好开口得多了。”

啥?

不是来商讨赔偿以及共同对抗南方的事宜的吗?

求援是什么鬼?

虽然知道华国那边应该也是出了什么事,但华国多少大儒!不是应该喊喊困难,降低一点赔偿就好吗?求什么援?

求援的话,岂不是注定要大出血了吗?

听到林殊的话,绕是明国的大儒们,都有几分呆滞。完全没有料到是这样的发展。

但是很快,所有人都郑重起来。

正因为是如此不可思议……

才可以想见,不是特别麻烦的事,华国根本就不会想到要求援!

谢昭本来有些闲散的坐姿都重新规整了。

林殊也不意外他们的反应,“数月前,我们收到了‘宗室血脉可能混淆’的确切情报。如何对待那位流落在外的宗室女是一回事,宗室血脉总是不容混淆的。我等很快就做出决定,对所有宗室血脉进行一次检验。”

那在玉牒上的,取代了“林水馨”的宗室女,多半是一个没有修仙资质的普通人。

但怕就怕在,那有资质的宗室,也被取代!

自从“林水馨”在明国屡次做出大事来,又听到了天眷者的名头。能站在朝堂上的百官和剑修们,没有人不知道林殊在说什么。也很能想像他们的决定——就怕不是孤例!

“然而,当初在仙海城的六个宗室女,血脉都没有问题。”林殊一开口就是仙海城,完全不担心别人听不懂的。

或者说她很明白“林水馨”、“天眷者”的关注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