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 宫女和亲记 十八(第2/2页)

“她怎么会变成现在这样?到底发生了何事?”姜小楼问道。

蒋太后笑了,“她和王弘安过得似乎不是很如意,流落到落草为寇,哀家为了先帝的颜面,所以派人把她们接了回来,谁知,她不知发了什么疯,用簪子刺死了王弘安,之后就变成这样了。她这个样子,哀家怎么能让她在外面丢人现眼呢,只能将她安置在这里了。”

姜小楼知道,事情肯定没有蒋太后说的这么简单。说不定王弘安和明月公主过得如此凄惨,就是蒋太后所为。不过,这样也好,明月公主不是什么良善之辈,而她也不是什么圣母。明月公主落得这样的下场,她自然不会心生怜悯。

“母后仁厚,儿臣拜服。”姜小楼说道。

蒋太后有些意外的看向姜小楼,然后欣慰的笑了。若不是年龄对不上,她真的觉得小楼就是她的女儿投胎转世,她这样的反应,正和她意。总比皇帝好,皇帝看到明月疯了,甚至心生怜悯,试图劝说自己大人有打量,放了她。

笑话!放了明月!那谁又来放了她!她这些受过的苦楚,谁来偿还!

“有时候,哀家真的觉得,你就是哀家的亲生女儿!你的脾气秉性,和哀家一模一样!”蒋太后笑着说道。

姜小楼挽住了蒋太后的胳膊,“母后,儿臣就是您的女儿。”

然后搀扶着蒋太后慢慢离开。

蒋太后道:“哀家以为你会多看一会?”

姜小楼笑了,“母后,儿臣一直觉得,过去的已经过去了,多说无益,人还是要立足于当下,放眼将来,才最要紧。”

蒋太后回过头去看了一眼,笑了,“你说的有理。”

二人相携着离开了。虽然外面飘起了雪,可蒋太后却不是很想回宫,姜小楼就陪着她在外面逛了一圈,附近山里有座庙,据说香火不错。

蒋太后忽然问道:“你信佛吗?”

姜小楼摇摇头,“儿臣不信佛,儿臣只信自己。”

“你和哀家一样,哀家年轻的时候,也不信佛,佛总是高高在上,她何曾理会过我们的痛苦。可是现在,年纪大了,反而开始相信了。不修今生修来世,哀家如今就是这样想的。”蒋太后说道。

“母后心中所想,定能如愿的。”姜小楼笑着说道。

两个人在城里兜兜转转,最后回宫了。

宫宴已经结束了,梁帝早早的等在长乐宫,看到蒋太后和姜小楼回来,似是松了口气,“母后,您总算是回来了。”

蒋太后有些意外,“皇帝,你不去歇着,在这做什么?”

“儿臣知道,妹妹回来,您心里高兴。可外面风雪这么大,您迟迟不回来,儿臣心里担心啊。”梁帝的身子还是一如既往的弱,即便是在温暖如春的内殿,脸色还是有些苍白。

“是小妹的不是,让皇兄担心了。”姜小楼赶紧识趣的屈膝认错。

梁帝赶紧伸手扶她起来,“皇妹不必如此,说来,皇兄还未曾替梁国百姓谢过皇妹呢。”

说着,梁帝对姜小楼郑重的行了一礼。

姜小楼赶紧避开,“皇兄切勿如此!臣妹可当不起!”

梁帝却执意行完礼,“理应如此。皇妹有此本领,还望日后发扬光大,继续为国为民谋福利。朕替天下百姓谢过皇妹了!”

蒋太后扶额叹息。

姜小楼嘴角微微抽搐,尴尬的笑了笑。“是,我记住了。”她以往和梁帝见面的机会不多,实在不知道,原来梁帝竟是这样的性子。真难为蒋太后了,有这样的儿子,有时候肯定很头疼吧!

蒋太后看着姜小楼眼里隐晦的同情,有些哭笑不得。皇帝还是太子的时候,仁厚些无妨,可成了帝王,若一味宽仁,也不知是好是坏。好在太子行事宽严并济,不似其父,蒋太后也可稍稍放心。

“好了,时间不早了,皇帝早些回去歇息吧,别误了明日的早朝。明玉就歇在长乐宫偏殿吧!”蒋太后怕梁帝再待下去,又会说出什么让人尴尬的话来。

梁帝其实还有很多话想说,可是蒋太后发话了,他只好就此作罢,只是有些遗憾,他还准备和皇妹秉烛夜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