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章 伴随BGM踏上英国土地(第2/5页)

大客户到了,酒店的迎接工作自然不能怠慢,十多位着装整齐的迎宾带着白色手套站在大门两侧,一名职务明显高一等的男士快步走到吴前面前热情的握了握手,引领吴前等人走进酒店的同时,他操着一口蹩脚的汉语,向吴前介绍了科林西亚酒店以及历史。

科林西亚酒店在泰晤士河的另一畔与伦敦眼遥遥相对,离伦敦市官方中心“查令十字”仅100米之遥。

市内多座地标性的建筑仅咫尺之遥,包括首相府唐宁街10号、皇家骑卫队、威斯敏斯特教堂、大笨钟及议会大厦、西敏寺、白金汉宫、皇家歌剧院,特拉法加广场以及泰晤士河。

这幢维多利亚风格的建筑屹立于伦敦已逾百年,酒店的原身可追溯到维多利亚女皇执政时期的1885年,最初是著名的酒店Grand Metropole。1936年起被征用为英国国防部办公大楼,二战期间丘吉尔首相更是在此运筹帷幄。

2007年,这座建筑终于完成了它作为政府办公地的使命,挂牌出售。科林西亚酒店集团从竞争者中脱颖而出,将这幢建筑收于麾下。

如此奢华的酒店价格自然也是不低,皇家阁楼套房,一晚2万2千多镑。当然不是所有人都住皇家阁楼套房,除去吴前以外的所有人都是住的最便宜的双人套房,一晚800多镑。

门口低调内敛,但一进到酒店大厅就截然不同了,一盏巨大的水晶吊灯耀目生辉,梦幻至极。

酒店经理为吴前介绍,道:“这是‘Full Moon’满月水晶灯,巴黎设计师Chafik Gasmi设计,并由法国水晶品牌Baccarat制作,共用1001颗水晶组成。”

吴前看着头顶上那盏大吊灯,气派、奢华、典雅等词语都能附之于之上,只一眼,他就喜欢上了。

“这样的设计只有全球唯一才有意思,就算复制一盏,也没有什么意义。”吴前有心想复制一盏,又觉得意思不大,只有原创出的艺术品才有意义。

团队成员由迎宾们引导入住,吴前自然是由经理带着朝顶楼的套房而去。

“吴先生,顶楼的7间套房是由伦敦GA设计公司设计,这7间阁楼套房面积在100-465平米不等,分布在顶楼的各个拐角,面对的风景也有所不同。

套房分别被命名为:演员套房、作家套房、汉密尔顿套房、探险家套房、音乐家套房、白厅套房和皇家阁楼套房。站在酒店阁楼套房的露台上,属于客人自己的伦敦美景尽收眼底,而每一个阁楼套房都有自己的特点及故事。

比如您预定的皇家阁楼套房,房间里的每一块大理石,都是由12人组成的采购小组在整个意大利搜寻了几个月的时间,精挑细选的石材,每一块厚重的大理石背面都有自己的号码。全伦敦最广阔的视野便在私人阳台上,风景美不胜收。”

经理一边介绍,一边为吴前推开了皇家套房的房门。

吴前看着面前皇家阁楼套房的客厅,一抹异域风情扑面而来,身在其中的真实感,绝非模仿可以比拟,一切装潢都是那么的自然。

虽然面积不是特别大,但室内的各种家居摆设格局安排十分妥当,看似凌乱却又不觉得碍事,歪斜摆放的大沙发好像是刻意为之,角度的朝向正好面朝着窗户。

英国人是不懂天朝风水学的,但在研究怎么舒服这一套上,有着自己的办法。

“吴先生,从这扇窗户看外面,伦敦眼摩天轮和泰晤士河尽收眼底,从这边可以看到大本钟……”

吴前点头,摆手示意经理可以出去了,他现在非常想静静的感受一下这间皇家套房的魅力,并不想有人在耳边嗡嗡嗡。

经理非常识趣的弯腰敬礼,道:“皇家阁楼套房内提供的一应物品均免费,吴先生请尽情享用,祝您有一个愉快的夜晚,有需要随时联系酒店前台,24小时有专门管家为您服务。”

说完,经理看着吴前的后脑勺微微点了点,他退出门外轻轻将门合上。科林西亚顶级的套房自然也提供了管家服务,不过服务形式有些不同。

吴前走到客厅的壁炉前蹲下身子看了看,或许是受英美剧的影响,壁炉这种设计他非常喜欢。时常会幻想外面冰天雪地,屋内壁炉中烈火熊熊,房子里暖烘烘的那种感觉。

吴前发现壁炉虽然是真的,但如果要使用的话,生火并不是用的木柴,而是有很多喷火小眼,估计是天然气或者燃气之类来生成火源。

“可惜了,如果是冬天过来,可以体验一下。”吴前站起身,有点惋惜。这个天气开空调倒是用不上,但也不可能开壁炉。

暗栗色的绒布窗帘非常厚重,吴前用手拂拭了一下,没有尘土打扫得很干净,他站到窗边推开三层厚的隔音玻璃窗户,吸了一口湿润的空气。相比较于天朝京城,伦敦的气候有些潮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