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二章 必征(第2/2页)

送信的人都没发现,那隐蔽性一定是极佳的了。

还有一点就是戚继光在揣摩皇帝发现北元在西北封出的藩王居然离他们那么远之后应该是什么心态。

他料想……应当是如同晴天霹雳的,我大明传了这么多代,居然是南北朝?

所以这信上一时说了气话,也很正常。

心理上戚继光并不把皇帝送来这封让他凿通莫斯科的命令当成真的,并预感到等皇帝从南北朝带来的羞耻中气消了,就会收回成命;因此在这之前,戚继光还要保持皇帝最忠心且任劳任怨的武臣这一身份,耐心地把这个计划做出来。

比方说先派人向北探明矿山、盐场、林场所在,继而向西探索,找到有价值的土地。

往北肯定平白无故的土地是没有价值的,连活人都没多少,没有价值就无法长久,无法长久做出再精妙的计划也是空谈。

如果没有矿山,那干脆就拉倒,这事儿它成不了。

有了矿山,把铁路从沿线修起来,引入矿工、牧民来工作,有价值有利益,后面的事就水到渠成了。

还真别说,正因为戚继光自己都认为这份报告不会得到实施反倒没有心理压力,非常认真且放肆的做计划……做着做着,他居然产生一种自己都信了的错觉。

这地方要是有矿,没准还真能征一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