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71章 影响(第2/4页)

直到少帅和杨虎成将西安城内的中统特务全部扣押之后,准备兵谏的前两天,接到消息的贺清南才后知后觉的觉察到,西安会有事发生。

但此时的委员长早已到了西安。

严格说起来,这次事变能成功,主要原因还在委员长自己身上。

贺清南没查到异动,不代表马春风没查到。

四月份的时候,马春风就接到过特务处西北区区长江雄风发来的情报:经查,张少帅与杨虎成多次密谋,具体内容未详!

马春风当即报给了委员长,但委员长毫不在意。

东北军和杨虎成已被他逼到悬崖边上了,双方密谋对抗中央政府的收编很正常。

此时的东北军,已由剿匪前的二十万出头,被红军打的还不到十三万了。

杨虎成的十七路军被歼了一部分,叛逃了一部分,此时只剩下两万人不到。

委员长不但不行抚恤,还乘机减发兵饷,取消了东北军两个师的番号。

你要打不过就让开,乖乖的退下来,让中央军接防。

换防便意味着收编,少帅与杨虎成心知肚明。

为此,少帅还跑去南京,与委员长大吵了一架。

委员长紧守底线不动摇,少帅失望而动,当月就命东北军停止内战。

委员长大怒,本想与少帅摊牌,恰恰发生了两广事变。

没办法,就算是挑刺,也只能先挑扎的最疼的那一根。

八月底,两广事件接近尾声,委员长正雄心勃勃的准备武力统一广西的时候,西安又发生了“艳晚事件!”

党调处的特务抓到了数名在西安活动的地下党,押到了国民党陕西省党部。

十七路军的巡查队报给了杨虎成,杨虎成又报给了少帅,少帅当即命侍卫队长谭海带兵截回,并抄了国民党的陕西党部。

这等于明着告诉委员长,张扬二人有问题。

抄了陕西省党部,就等于在委员长的脸上扇耳光。

委员长硬是忍下了一口气,同意了龙云,刘湘等人的调停,答应与桂系和解,并命特务处彻查,张杨二人是否有通共嫌疑。

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

西北区查到东北军骑军军长何柱国之前可能与红军在打假仗。

除此外,江雄风还买通了少帅身边的亲信,查到少帅在四月份,曾驾机离开过西安。

去过哪里不知道,但方位应该是向北。

延安就在西安之北。

这一消息报上去,别说委员长,就连马春风也不信。

东北军剿匪期间,近七万的死伤绝对做不了假。

包括被红军全歼,后被委员长直接撤消番号,就有三个正规师。

一一零师,一零七师,一零九师。

三个师长全部战死,七个团长被俘。

这怎么也称的上血海深仇了吧?

怀疑归怀疑,马春风不敢大意,将情报一字不差的上报。

委员长半信半疑,抓紧时间将原本用来征讨两广的中央军悉数北调,准备将东北军和红军一锅端。

十一月底,四十个师,近三十万中央军开始向临潼进发。

期间,少帅两次飞抵洛阳,请求率东北军抗日,均遭委员长痛斥,问少帅和杨虎成是不是也想走陈济棠和李宗仁的老路。

委员长让少帅自己选择:要么张杨二人听从命令,将东北军与十七路军全部投入前线,在中央军的监督下“进剿”。

要么东北军调往福建,十七路军调往安微,将陕北让给中央军。

其实这个时候,委员长已经决定,少帅若同意了第二条方案,等东北军一到福建,便会褫夺他的军权。

到了这种程度,已经无所谓泄密不泄密了,少帅与杨虎成将军也知道,要么放手一博,要么如冯玉祥一般,任个有名无实的虚职,安养天年。

冯玉祥已六十有五,他才三十五岁。

十二月二日,也就是方不为登船出海的那一天,少帅再次跑到洛阳,向委员长面报,称其部下不稳,他难以支撑,再三请求委员长前往训话。

委员长同意了。

恰恰是第二天,马春风又接到了江雄风的密报:张杨二人连续数夜密会神秘人物,具体内容不详!

这份密报刚刚送到委员长的案头,江雄风的第二份密报又来了:张杨二人疑会采取“兵谏”,逼迫委员长停止内战,共同抗日。

马春风深夜去见委员长,却被委员长一通大骂:你当潼关外的三十万中央军是摆设?

第二日一早,委员长乘着专机,连潼关都没去,直接去了西安,驻华清池。

委员长之所以如此的有恃无恐,一是他坚信,在三十万中央军的包围之下,少帅根本不敢异动。

二则是他高估了自己的个人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