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疑心(第4/5页)

这也印证了,为何方大夫到后来一口咬定是原身毒死甄博儒了。

因为他不敢说自己是受威王指使。毕竟那时候的威王已经贵为九五之尊,原身便成了威王的替罪羊。

果然夺嫡到最后,赢的那人必定是最心狠手辣的。

江舒涵也不知原身知道真相该是何等郁闷。她眼睁睁看着自己的丈夫被人喂假药,却没有加以阻止,导致后来自己因此事被人冤枉。

佛说:一切福祸得失,皆是因果!这话用在原身身上倒也契合。

只是原身死前,威王这个罪魁祸首却还能高高在上当他的皇帝,到底有些不公。也不知他后来的结局是什么。

江舒涵这边还没想出答案,朝中又发生一件大事。

立太子。

威王一党的大臣趁着献王闭门自省之机,再次将立太子一事提上日程。

皇帝是个很懂平衡之术的人。他见底下三分之二臣子都提议立威王为太子,心里开始紧张了,担心威王伙同大臣将他架空撵他下台,便将闭门还不满三月的献王放了出来。

出来后的献王果然大有改进,对威王处处礼让,对父皇恭谨谦顺。皇帝对他很满意,命他去城外督促边城军练兵。

这是皇上头一次给王爷掌兵之权。哪怕边城军只不过数万人,根本算不上正规军,但皇上此举却也给献王开了特许。

威王回府大发雷霆。他辛辛苦苦忙了一场,竟叫对手得了兵权。这不是为对手做嫁衣吗?

幕僚让威王消气,“皇上多疑,见不得王爷独大。当初用这个计策,胜算本就五五之数。”

看似他们拔掉了献王那边一个得力帮手,让献王吃了大亏,可皇上紧接着就补偿献王兵马。这次谋算只能算不胜不败。

要知道他们可是费劲千辛万苦才将死士安插到国舅爷身边当小妾。死士三番五次,在死亡边缘徘徊,最终才取得国舅爷几分信任。若是死士再努力一点,说不定能给国舅爷定个谋反大罪。

可惜假药这么快就被新阳公主抖出来了。威王为了自保,只能将假药之事栽赃到国舅爷这个替死鬼身上。

威王之前就想阻止新阳公主和荥阳侯联姻,可惜方大夫行事太过鲁莽竟叫荥阳侯的原配夫人察觉了,更让人想不到的是,对方是个死心眼,宁愿被休,也要救荥阳侯。

威王心情不太好,转了转手上的玉扳指,“那依你所言,该当如何?”

幕僚想了想,“皇上既已给献王兵马,何不将事情放大,让皇上自己收回成命?”

王爷们之所以不跟武官们走得近,那是因为他们接触后,没多久武官就被皇上调到外地任职。

由此,大家也都明白皇上的意思。可以拉拢文臣党争,但不允许与武官结交。

可如今,皇上自己打破这个规则,那就让他寝食难安吧?

威王唇角勾出一个不怀好意的笑容,“还是你有法子。”

疑心有时候可以毁灭一个人。

幕僚拱手,“属下愧不敢当。”

威王笑着摆手,想到假药之事抖出来,今后没了这条来钱路子,谋求太子之位必定越发艰难。他不免有些焦躁,“我们图谋大业,没有银两可不成。你们可有法子?”

这些幕僚家境都很一般,自然不知如何生钱。

有一幕僚却给威王举荐了一个人,“我听说江南有个点金手,名叫木白,富累金玉,经营诸多铺面,乃是江南第一豪富,像汇通钱庄就是他开的。只要王爷能将他招揽到身边,何愁没有银子。”

汇通钱庄在整个晋国开了上千家铺面。现在世面上的银票就是汇通钱庄发行的。可以异地存取,省时省力。

说他是江南第一豪富都算谦虚了,就凭汇通钱庄的名头说他天下首富都不夸张。

威王露出惊喜之色,“哦?那本王现在就写封信函,你连夜下江南将他招来。”

幕僚摇头,“王爷,木白虽是一介白衣,为人却是放荡不羁,又居无定所。属下也不知他家住何方。而且木白只是他的化名,并不是真名。属下无从查起。”

威王拧眉,怒气浮现脸颊,斥责道,“一个行踪不定的人,你却举荐他,这是戏耍本王吗?”

幕僚吓得赶紧跪下磕头,连称不敢,又忙道,“属下虽不知他住处,却听人说他不日将到京城。若王爷能趁此机会招揽到他……”

威王气消了一半,“那你可认得他?”

幕僚摇头,“此人会变妆术,每次都会以不同样貌示人。以前也有官府想要找他,都没能得逞。”

威王再次气结。他堂堂一个亲王,竟连个贱民都招不进府。简直岂有此理。

旁边有人劝道,“王爷,他既来京城,势必会到汇通钱庄查账,您不如派人在钱庄外守候。顺藤摸瓜,必定能查到对方的住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