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第2/5页)

陆家也因此被皇上下令诛九族。无一人例外。

而端王一家也因谋反大罪,被皇上赐毒酒。死后连入皇陵的机会都没有。

原身看到陆家所有人都死了,不再怨恨陆瞻。她的发布的愿望之一就是让江舒涵帮忙撮合柳殊和怀王结为夫妻。

这个任务看起来很简单,但江舒涵却猜到原身的用意。

柳殊和怀王成为夫妻,柳殊势必有机会见到皇上。以皇上的色心,很难不会对柳殊起歹心。

到时候,皇上和柳殊有了私情,出于私心,怀王就没了登大位的可能。而端王就成了太子唯一的人选。

只要端王一登基,怀王最多只能当个闲散王爷。让一个胸怀大志的人一辈子窝囊待在自己的封地,在昔日对手下苟延残喘,那是比死还要难受。

江舒涵抚了抚下巴,这原身脑子还挺好使。既没有违背系统规则(不能发布杀人指令),又达到自己的目的。

至于另一项任务就是保护陆麟和陆玉秀能够寿终正寝,不能死于非命。

这个任务其实也算是间接让她扶扶端王。如果怀王登上大位,以他对端王的嫉恨,必定不肯放他回封地。赐死是最好的结局。而作为端王妃,陆玉秀必定也不能寿终正寝。

虽然原身心思挺多,但就事论事,这两项任务算是比较容易实现。

只要皇上见到柳殊,两个任务就等同于完成一大半。根本不需要她从中掺和。

三年后,一条官道上,十几辆马车,几百口人缓慢往京城方向赶。

京郊外,端王带着手下等候多时。陆瞻和端王见礼,相协回陆府。

陆瞻和端王待在书房商谈良久,末了,端王想要见未婚妻一面。

陆瞻当然不可能同意两人私下见面,便趁着吃饭时,将女儿叫上桌一块吃饭。

陆玉秀看到阔别三年的端王。想到这三年,他每隔一段时间都会给父亲寄信,在信中问候她,心中生出几分甜蜜。

只是周围都是人,两人也不好太放肆,眼神纠缠几回,便又若无其事移开。叫人看不出半点痕迹。

用完膳,端王带着下属离开。

第二日陆瞻开始联络旧部,意图起复。

而江舒涵也叫来留在京城的管家,问起京城大小事物。

因为身份有限,管家打听消息比旁人慢了许多。好在他还算有脑子,知道从各府下人入手。

江舒涵不担心陆瞻起复之事,有端王和旧日下属,他起复不难。她头一个关心的是怀王两口子。

管家也没察觉出主母有何异样,恭恭敬敬答道,“怀王妃这三年生了两子。”

江舒涵挑了挑眉,“然后呢?她有没有入过宫?”

管家愣了愣,没想到主子会问这个,他想了想,“好像只在大婚第二天进过宫,后来再也没入宫。”

江舒涵支着下巴,原身算不算失策?皇上根本没有机会遇到柳殊,又如何会对她起心思呢?

管家想了想,又补充道,“不过我听说人怀王近几日一直入宫。甚至有好几晚都宿在宫里。”

江舒涵眉峰挑了挑,这么说玉贵妃身体有恙了?

她掐指算了算,是这段时间没错,玉贵妃生病,一开始以为是小病,可是没想到这病越来越严重,拖了两个多月,最终撒手人寰了。

玉贵妃一直是皇上的心头好,她一没,皇上就没了解语花,必定要重新挑选称心如意的可心人。

江舒涵撑着下巴,嘴里勾起一抹讽笑。

那某人的机会可不就来了吗?

正如江舒涵所猜想的那样,玉贵妃病重,怀王让王妃进宫侍疾。

有一天,皇上来看望玉贵妃,见到了柳殊,立刻为她的美色所倾倒,竟连玉贵妃都差点忘到脑后。

但很快他就从贴身太监口中知道柳殊是自己的儿媳,一腔火热的心当即被淋了个透心凉。

一边是爱子,一边是美人,究竟是冲冠一怒为红颜还是坚持道德伦理?

皇上纠结了一个多月,也没得出结果。但他却等到玉贵妃香消玉殒的噩耗。

怀王丧母,为生母守孝,想请旨为母请封。

一般来说,妃子死后,没有犯罪的宫人都要入皇陵,以便在阴间陪伴皇帝左右。而妃子生前的位份也会自动升一级。

这个朝代还没有皇贵妃的说法。玉贵妃升一级就是皇后。

如果晋升玉贵妃为皇后,那怀王就是嫡子。而且他又占了个长字,那些素来以立嫡长子的臣子必定会拥立他为太子。

皇上一瞬间就想明白了怀王的用意。

连自己亲生母亲的死都能利用,这样的人如何堪当太子之位。

虽然怀王确实有点小心思,但他此举也是巡例而为,并不算过份。就算端王党都挑不出他的错处来。

可偏偏皇上失了玉贵妃这个可心人,又起了抢夺儿媳的心思,自然是看怀王哪哪都不顺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