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 达拉维(第2/3页)

或许他们不是老人,只是生活的艰苦让他们身体提前呈现出老态而已。

这里不少都是紧挨着的铁皮房,多数房屋分为上下两层,用粗糙的木板隔开,无论是底层还是阁楼都不足5英尺高,远看更像一个个小蜂房。

而这些蜂房,很多连下水系统也没有,所以不会有水龙头和厕所,他们上千人共用一个公共厕所,若不是亲眼目睹,难以想象。

人类真是一种很厉害很顽强的生物,让叶璐想到蟑螂。

“……”

希玛·南德娜家中的环境在达拉维贫民窟算不错的。

她是这里的常住居民,从小生在这里,长在这里,家里已经在此地扎根整整四代,最早一辈是从古吉拉特邦来的库哈斯人。

所以她才可以给明显是“肥羊”的叶璐解围,让坏人们转移视线。

相对于其他贫民窟而言,达拉维算是世界上最安全的贫民窟。

这里有不少的非政府组织,他们控制了供水供电,他们还与孟买政·客勾结,也在一定程度上,维护达拉维的安全和规则。

希玛·南德娜自小熟悉这种安全和规则。

南德娜家也非常擅长陶器手艺,他们全家的男性在一个每年为孟买贡献的GDP创造的几十万美元的中型工厂工作,甚至当管理人员。

是的,居住在达拉维的人很穷,可由他们双手创造的财富可不穷。

在这片拥挤的地区,大约有1.5万家小型企业,包括陶器厂、制衣厂、制革厂、废物回收公司等,光是皮革业就能创造4万个工作岗位。

这里是孟买的一个另类经济中心。

占印度对外贸易额40%的孟买的发展,达拉维也算比较重要的,每年可创造几亿美元的纯财富,这样看来根本不像贫民区。

拿着微薄工资的人们,居住在廉价脏乱差的房屋环境中,创造出的经济价值,却被在富人区享受的高阶种姓拿到手中。

任何国家都有贫富差距,但是,剥削成这样还是相当罕见的。

达拉维的人每年有不少死于非命,主要是卫生安全问题,一杯水中可能有几十万不同细菌,很难想象孟买想象富人们的生活,也难以想象穷人们的生活,这个非常不正常。

至少,劳动者应该有一个安全干净的生存环境,吃饱穿暖,而不是很多人死于肮脏。

叶璐难以理解的是,达拉维的人们为何甘愿付出,甘愿在这里生活一代两代三代四代,他们为何不试着着过更幸福和健康的生活。

印度多数人都是文盲,但并不是全部,大学现在也有一部分低种姓的名额,这些人有的在试图改变这样的情况,他们收获甚微。

持续几千年的愚昧思想不是那么简简单单可以改变的,任何国家任何一次根底改变,可能都少不了牺牲和教育。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暂无解。

希玛·南德娜的家是把四个侠小的铁皮房拼凑在一起。

她和她的爸爸妈妈哥哥嫂嫂弟弟们都居住在这里,他们家里可以定时供应自来水和全天供电,这个在达拉维可不常见。

由于有亲戚关系网,希玛·南德娜又是家中唯一的女孩,所以看上去比其他女孩过得更幸福一些,人也更鲜活一点。

他们家出租一半的房子给其他在陶器厂打工的人。

此时,家中的男人都在工作,只有希玛·南德娜和她的母亲在家。

“纳玛斯戴,请进。”

希玛·南德娜的母亲叫苏尔碧·南德娜,看上去起码有五十多岁,她的头发中有很多白丝,但梳得光光整整,脸上皱纹不少。

生活的压力让贫民窟难见年长的美女,从现在的希玛·南德娜脸上,依稀可看出苏尔碧·南德娜年轻时候的模样。

一定是一位风情十足的美人。

苏尔碧·南德娜对于叶璐的“做客”并不开心,但由于希玛·南德娜是她唯一的女儿,平时都很宠爱,所以还是做足面子。

她暗中瞪了希玛·南德娜一眼。

后者熟练讨好地一笑,可见不是第一次这么帮助其他人。

“喝茶。”

“不,谢谢。”叶璐喝不下至少可能有百种细菌的饮用水,摇头拒绝。

苏尔碧·南德娜也在打量自己女儿带回来的租客,很典型的古达罗毗荼人,看上去20岁左右,皮肤可比贫民窟所有女人强,手上没有茧和疤,看上去跟没做过活一样。

这很矛盾。

低种姓人80%基本上以上都不可能不工作,毕竟他们需要生存。眼前的还是女人,但不干活的女人怎么可能孤零零在外一人。

若是一点情况也不知,苏尔碧·南德娜也不会让眼前的女人租自己的房子,哪怕希玛·南德娜再求情,有些麻烦他们惹不起。

“请问一下,您叫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