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册 第二十七章 遵儒履道(第5/5页)

熙平的斗篷微微一动。她先是一怔,随即颤声道:“怎会?弘阳郡王那时才只有八岁。高思谚竟连一个八岁的孩子也要怀疑么?”

我冷笑道:“殿下这话,何不与他说去!说清楚了,李氏姑侄和弘阳郡王府一干无辜之人,也免得受折磨!”

熙平沉默半晌,歉然道:“孤不该说这样的话。”忽而醒悟道,“弘阳郡王因此事被疑,那你……”

我平静道:“玉机没事,芳馨姑姑却在掖庭狱病死了。”我向南遥望芳馨的墓,又道,“他连亲儿子也不放过,何况我一个长公主府进宫的外人?玉机实在不宜在宫中继续为官了。”

熙平道:“你既是因此事辞官,为何不早些告诉孤?”

我涩然道:“是因此事,却也不完全因此事。告诉殿下也是无用。”说着深吸一口气,努力扫去心中的灰冷之意,“不知信王世子殿下如何了?他从黄门狱出来了么?”

熙平道:“他不但被放了出来,还与春儿重归于好,小两口双宿双栖,形影不离。连他带去西北的那个妾侍刘氏,也被从府中遣回家了。”

我诧异道:“启姐姐不是说殿下已经写了休书了么?”

熙平笑道:“年轻的小夫妻,今天吵了,明天好了,再平常不过的事情。至于休书,孤从未听说过。若有,恐怕是耍花枪吧。”她神色微冷,眼中暗含戒备,“莫非你很想见到世子休妻么?”

“自然不是。”停一停,又下意识的加一句多余的话,“殿下不要多心。”

熙平冷冷看了我半晌:“世子与你自幼相识,想来你也是盼着他们夫妻和睦的,是不是?”

我忙道:“这个自然。”

熙平问道:“你几时回青州?”

一提起高旸和启春,她便恨不得我立刻离开汴城。我一想:“想来也就在这几日,朱云就该回来了。”

熙平笑道:“你这一回辞官,会嫁人么?”

我坦然道:“殿下放心,即便世子殿下肯娶我,我也绝不会嫁的。”

熙平一怔,反有些过意不去:“孤并非不准你——”

我打断她:“谁也不能准我或是不准我,是我自己不愿意。”

熙平虽不情愿,也不得不默然承认。

我问道:“世子出狱后在做什么?圣上究竟是如何处置的?”

熙平庆幸道:“除了免官,也没有什么特别的处置。”想不到三人之中,处罚最轻的,反而是高旸。这也在情理之中,三人之中,高旸出自信王一脉,天生的骁王党,他本是三人之中最不可能应验王气的一个。加之刘灵助和高曜的书信中,都言天子气五日,那后四日中,高旸早已不在军中。

原来三人俱都平安。我大大松一口气,随口问道:“王妃的病好了么?”

熙平笑道:“只要儿子出来了,王妃的身子便好得快。再者,看到他夫妻两个和和睦睦,自然也就没什么不满意的了。”

我欣慰道:“大家都还活着,那我去青州,也能安心了。”

熙平先是不以为意,忽而笑容一冷,迟疑道:“大家?莫非这三人的生死去留之间,当真有什么关联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