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册 第四章 鲜克有终(第2/5页)

我合目赞许道:“甚好。”

朱云得意道:“今早我一进城来,便将船埠的老板从床上拖了起来,询问他昨日是谁租借了丁子号和丁丑号船。那人本来没好气,被我一顿打服帖了,才将账簿拿来我看。原来租借丁子号和丁丑号船的,是一个叫作张武的人。此人身材粗壮,一脸横肉,右手手背上有一道长长的刀疤。”

我悚然一惊,蘧然睁目,左手一颤,茶盏一歪,茶水倾在桌上,沥沥滴在我的绣鞋上。“父亲在天有灵!果然是他!”

朱云惊诧道:“二姐认识此人?”

我又往他碟中放了一枚菊花糕:“你既查到此人,与我所思全然一般。甚好。云弟,你辛苦了。”

朱云的眼睛瞪得碗大:“二姐,你不但认得此人,而且早就知道咱们的仇人是谁,是不是?”

我微笑道:“你且别问那么多。我要差你去做一件事,若天可怜见做得了,怎么也能出一口恶气。只是这件事要胆大心细,你敢不敢?”

朱云道:“请二姐吩咐。”我便在他耳边轻声说了几句。朱云站起身大踏步就向外走,“我这就去寻。”说罢,人已在一丈开外了。

只听得门外玉枢的声音道:“小弟,你去哪?你不是要歇息么?”

朱云大声道:“我有要事出门一趟,我不睡了!”声音渐杳,终不可闻。

一觉睡到午后才起身。芳馨已经把小莲儿并两个小丫头遣出宫来服侍。用过午膳,小莲儿端了一碗药汁进来摊着。只听灵堂中传来低沉的梵唱,木鱼的嗒嗒声响像雨点一样四散飘逸,浸润着父亲一生所有的喜怒哀乐和思想抱负。众女的哭声此起彼伏,如海浪般将父亲的苦痛和执念送达彼岸,在春雨般的安抚中归于平静。

我问道:“这些僧众是从哪里请来的?”

小莲儿道:“是从宫里来的。”

我端过药碗来缓缓吹着:“我昨晚出来得急,陛下后来怎样了?”

小莲儿道:“陛下在玉茗堂坐了一会儿,出来时脸色很不好,转头便去了守坤宫。听说在宫宴上,陛下和皇后连话也没有多说一句。且因为一道菌汤不合口味,当众把颖嫔娘娘说了两句。颖嫔娘娘当时并未怎样,听说回到宫里哭了一宿呢。”

一线苦热贯穿胸腹,我叹息道:“我早就告诉过她,让她去定乾宫做女御。她不听,至有今日之辱。”

小莲儿道:“原来姑娘早就料到了。后来陛下回宫了,只叫弘阳郡王殿下陪着。父子俩下了半夜的棋。殿下回去后,陛下连夜宣了掖庭令施大人入宫,密谈了半夜,天快亮时才睡了片刻。今日散朝后便命明光寺的僧众来这里念经超度,恐怕一会儿还有圣旨要下来。”

我又问:“芳馨姑姑可有话说?”

小莲儿道:“姑姑说,姑娘伤心归伤心,自己的身子是要紧的,况且这世上没有姑娘看不透的事情,最要紧是宽心、静心。”我心中一暖,舌头也不觉得苦了。小莲儿又道,“才刚姑娘睡着的时候,信王世子来拜祭过了。绿萼姐姐让奴婢回禀姑娘,说已经将东西还给世子殿下了,殿下什么也没有说便收下了。请姑娘放心。”

我一声叹息,沉默不语。孟子曰:“虽有智慧,不如乘势;虽有镃基,不如逢时。”[8]我和他,时乖势寝。常炜说:“直道受戮,死自分耳。”[9]我和他,就死无恨。诗曰:“靡不有初,鲜克有终。”[10]我和他,亦算有始有终。

小莲儿见我发呆,便递了一个帖子过来,“还有一事。刚才抚军将军府的家人送了一张帖子来,说请姑娘后天去抚军将军府赴宴。”

我这才想起,今天是正月初一,是启春十七周岁的生辰。过去四年,我每逢正月初三都要和苏燕燕一道去她家中小聚,通常启春都会命家人送请帖过来。我展帖看过,叹道:“这会儿我也没心思回信给她。你寻个人去将军府走一趟,就说我热孝在身,不能去了。”

小莲儿道:“这还用姑娘吩咐么?绿萼姐姐早就遣人回信了。”

我微微一笑,将药饮尽:“那就好。扶我去给父亲磕头吧。”

小小的灵堂中跪了十几个女人,母亲跪在灵床边垂头哭泣。八九个白衣僧人坐在中间合十念经,上首一位老僧不徐不疾地敲着木鱼。我拈香拜过,正要在母亲身边跪下,忽听院门外传来沉重杂沓的靴声,府中一个好事的小厮跳了进来大声道:“朱婶婶,朱婶婶,皇帝老爷派人来送东西了!”

母亲立刻起身,随我走到院中。但见小简带了几十个内监抬着箱笼、挑着担子进来,霎时将小小的院落挤得满满当当。小简被身后的大箱子一推,膝盖磕在梨树下的石凳上,顿时龇牙。但见我肃容端立于前,立刻从梨树下绕了过来,向我行礼道:“奴婢参见朱大人。”灵堂中的十几个女人立刻涌到门口,纷纷踮着脚尖伸长了脖子向外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