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册 第三十五章 出尔反尔(第4/5页)

正听得兴起,忽闻不知哪里传来一缕琴音,如闹市中飞来一只山野灵鸟,振羽化开一片温柔清远的气息。我拉了拉芳馨的衣袖,侧耳道:“姑姑,你听见了么?”

芳馨笑道:“梁旦唱得这样好,奴婢自然听见了。”

我摇头道:“不是他。姑姑难道没有听见有人奏琴么?”

芳馨奇道:“台上有奏琴的么?怎么奴婢没有看见?”

二三折之间,有片刻歇息。于是我下了高台,自往幽静处寻去。康总管见芳馨扶我下来,以为我去出恭,便没上前多问。我遣开所有的宫人,只带着小莲儿往梨花深处走去。但见东北角上一扇小门虚掩,琴声响了两下,接着传来两个男子的轻语。我好奇心起,便推门走了进去。

但见高高的宫墙下,横着一排低矮的小屋。巴掌大的院落中,两只大水缸就占了一多半。一个青衣小厮正用葫芦瓢舀水喝,见有人进来,不觉呛了一口,大声咳嗽起来。他虽不认得我,却也知道我不是普通宫人,遂不敢阻拦。

只听铮铮两声,一个男子道:“琴有七弦,君臣民事物文武。小王总觉,按古制五弦已足,何故多加文武之弦?”是睿平郡王高思诚。

另一人也拨动琴弦应了两声,道:“只因文王被纣囚禁于羑里,思念长子伯邑考,便加文弦一根,后武王伐纣,又加武弦一根。二王德被天下,万民慕其雅意,是有文武二弦。”

高思诚呵呵一笑:“小王常自觉自己便是五弦之外的文武二弦,多余且难用。”

另一人道:“王爷何出此言?王爷天潢贵胄,正合此二弦之意。”

听到此处,我不觉痴住。谁知高思诚并未答话,忽而扬声道:“是谁在外面?”

不待那小厮答话,我忙退开一步,朗声道:“漱玉斋女丞朱氏参见睿王殿下。”

只见高思诚亲自开了门,与一个身材瘦小的黄脸汉子并肩走了出来。高思诚一身墨绿色长袍,身形挺秀,似一株翠色深郁的松柏。而他身边的男子却形容猥琐,穿一件灰扑扑的棉直裰,越发显得面色蜡黄,似有病容。我忙行礼,高思诚虚扶一把,微笑道:“朱大人当安坐看戏,怎么寻到这里来了?难道是小王的拙陋琴音扰了大人的雅兴么?”

我笑道:“臣女为琴音所吸引,不知不觉寻了过来。唐突之处,王爷勿怪。”顿了一顿,又道,“清音如许,纵隔千山万水,亦如在耳畔一般。”

高思诚与那男子相视一眼,笑道:“想不到宫中亦有知音。”说罢指着那男子道,“这位是梨园琴师师广日。”又指着我向师广日道,“这位是漱玉斋女丞朱大人。”

师广日上前施礼。我忙道:“师师傅不必多礼。师傅姓师,广日为旷,莫不是春秋师旷[87]之后么?”

师广日道:“大人过誉。小人姓石,本名石磊。自学琴后,闻师旷之名,才改名师广日。”

我一怔。这人改了名字也就罢了,竟然连父母给予的姓氏也不要了,想必是个蔑视礼法、狂傲不羁之人。却又肯隐身宫廷,做一名小小的琴师,当真匪夷所思。宫中不是没有举世闻名的琴师,只是都在乐坊供职,哪里肯屈尊到梨园来给戏子伴奏?遂还礼道:“原来是逸人,恕玉机失礼。”

师广日道:“不敢当。”

高思诚笑道:“师师傅琴艺绝佳,乃小王生平仅见。小王只要进宫,必到此处讨教一二,实是获益匪浅。”

我笑道:“可惜今日俗务缠身,否则定要在此听上一曲才好。”

师广日道:“小人天天来梨园当差,大人若想听,小人随时恭候。”

我笑道:“果真么?那玉机先行谢过。”说罢行了一礼。

师广日作揖道:“大人不必如此客气。王爷且和大人慢慢说话,小人先行告退。”说罢躬身退出小院。

师广日只当高思诚与我约定借他的地方见面,因此匆匆告退。咫尺之地,只余我与高思诚默然相对,我不禁有些尴尬。高思诚笑道:“他就是这样的性子。兴之所至,可以彻夜奏琴。兴致不好,便一言不发。十次中能见三次,已是难得。”

我稍稍释然:“大隐隐于朝,果然不错。倒是玉机无礼,扰了王爷和师师傅的雅兴了。”

高思诚笑道:“无妨。这会儿松阳该回府了,小王也该出宫了。”

我一奇:“回府?”

高思诚道:“自她母亲去了,这孩子忽然转了性子,喜欢上剑术。小王便将她送去抚军将军处,由启小姐教授。”

我笑道:“启姐姐剑术极佳,松阳县主定能学得一身好本领。”

高思诚一笑,摇头叹道:“女孩子家太刚硬了未必是好事。”

我笑道:“县主万金之躯,自是百无禁忌。”

正说着,忽见又一青衣小厮闯了进来,气喘吁吁道:“奴婢就知道王爷在这里。昌平郡王殿下从西北回来了,这会儿正在府里坐着,有要事和王爷商议。有请王爷快快回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