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册 第四章 吐珠于泽(第5/5页)

锦素道:“他们一早就被赶走了,如今只剩了我和若兰若葵了。”

我环顾一周,只见书案上,两支玳瑁狼毫笔蘸饱了墨搁在笔山上。宣纸摊着,以青瓷雕花镇纸压住,如苍白喜悦的生命运亟待填满。大瓷缸里插着数卷字画,旁边掉落着一幅字帖。若不是外间的哭闹之声,一切都那么静谧美好。显然李瑞知道锦素是女官,并没有为难。

我心中一宽,拾起地上的字帖:“软禁霁清轩,至少衣食无忧,比掖庭狱好得多了。陛下一日没有回宫,这事便一天不能定论,还请妹妹宽心。”

锦素澹然道:“无所谓宽不宽心。我要做的事情已做完,便是明日赴死,也毫无怨言。姐姐不要为我担忧。”

锦素一向单纯柔弱,我视她如玉枢一般。见她临死不畏,我虽不明所以,但总是为她高兴的。只听她接着道:“姐姐可知,这一生中最令我欣慰的是什么?”

“什么?”

锦素微笑道:“与姐姐的情义能善始善终,是我一生中最欣慰的事。”

善始善终,我当得起么?忙宽慰道:“咱们的情义还长,远未到终。”

锦素道:“姐妹分别在即,我没什么留给姐姐的,唯有写一幅字赠予姐姐。”说罢走到书案前,举手一挥而就,是间架均匀、笔致浑圆的颜体。

锦素微笑道:“姐姐是女中君子,一生躬行仁道,姐姐又喜爱颜体,这一句‘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18]赠予姐姐。任重而道远,望姐姐多多珍重。”

我鼻子一酸,垂泪不已。锦素轻轻在我耳边道:“我还有一件事情要告诉姐姐。我不喜欢贵妃的赐婚,是因为我己心有所属。”

我木然道:“是谁?”

锦素双颊酡红,垂首低低道:“是昌平公。”

我一怔,“你不是说他举止轻浮,狂浪不端么?”

锦素摇头道:“他为国征战,却无端降爵,所以疏狂些。这也没什么。”

我勉强笑道:“你是几时喜欢他的?”

锦素闭目凝思片刻,抿嘴笑道:“那一年过年,他往遇乔宫来,寻周贵妃比剑……”她摇摇头,吟道,“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19]

室中弥漫着难言的伤感与甜蜜,我极力呼吸,每一下都痛彻心扉。

忽听门外李瑞的声音道:“朱大人,于大人该去霁清轩了。”

不待我说话,锦素扬声道:“请大人稍待,这就出来。”说罢紧紧握着我的手道,“今生恐无相见之期,唯愿姐姐与世子殿下能够‘缕缕结青丝,双双到白首’[20]。”说罢毅然转身,打开大门缓步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