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册 第四十三章 世有大人(第5/5页)

我沉思良久,竟没顾得上回答高思诚。忽听高思谊笑道:“三哥多虑,朱大人岂是那等庸人?”

高思诚笑道:“何为庸人?”

高思谊道:“某日,我偶然路过砻砥轩,听见弘阳郡王对他的侍读说,‘一人有庆,兆民赖之’[116],接着滔滔不绝地说起秦国的历代英明君主,竟然连宣太后和戎人生子[117]的事情都知道得一清二楚。谁知这位侍读女官便开口教导曜儿,不当窥探这些宫闱秘史。弘扬郡王讨了个无趣,当即便住口不说了。似那位侍读女官,便是庸人。”

我听他贬抑刘离离,一时不便作答,只得转而问高思诚:“下官记得松阳县主今年也该有五岁了,王爷可选好了侍读?”

高思诚道:“皇后娘娘已经指了一位姑娘侍读,只是还未入府。”

我正要询问,却听侍女道:“于大人回来了。”

只见锦素换了一条瓷白地连珠团花蜀锦长裙,腰肢一动,波纹涣涣,柔光靡丽。锦素扶着若兰的手缓缓上前,怯怯向高思谊道谢。高思谊大咧咧道:“何必言谢,于大人喜欢便好。”

我又惊又喜:“妹妹穿着很好看。”

高思谊笑道:“朱大人若是喜欢,我便叫人再送两匹来。想来关中还有。”我正要道谢,忽见他一拍额头,“我竟忘记了。似朱大人这般得皇后的器重,还怕没有蜀锦裙子穿么?”

我一笑而过,淡然不语。梅林梨苑、楼台馆榭、潇潇雨幕、茫茫水色。唯有汴河以一成不变的姿态,静静向东流去。锦素事后谈起此事,言语中掩饰不住对高思谊酒醉轻佻的失望之情。而我总是会想起他偶然的冷寂和牢牢指住自己的手指。杯中之物是言语和心绪的绝好掩饰,就如同那日的雨。而那日的竹叶青,果然是信亲王精心酿制的好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