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自给自足

华国自古多人才。

有的人,天生聪明,哪怕从前大字不识一个,但只要给他机会,那就能创造奇迹。

在几千年的历史里,无数的故事都证明了这一点。

到了现代,衣食无忧,社会安定,空闲的时间多了,民间的能人那更是多如牛毛,绝活无数。

像于如意这样的民间发明家,从前可能也就是小范围的出个名,最多当个网红,对实际的生活并没啥改善,但打从这个秋天起,好几位发明家,都发了笔小财。

跟人家那一夜暴富中了彩票的肯定不能比,但上县城里买个房,换个夺人眼球的新车,那是没问题的。

这样的情况,自然是引起了有心人的注意。

华国最近科技发展有些猛,对手各国们都在担心,再不找到关键所在,被华国远远拉开距离,那是多么可怕的一件事?

关注到民间发明家靠转让专利致富这些事情之后,有那老牌资深搞情报分析的就琢磨上了。

莫非,华国的秘密武器就在这些让人觉得很普通的发明里?

不行,绝不能让华国人占了太多先机,他们也要买!

买回去做研究,就不信华国人能做到的,他们这么优秀的X国人做不到?

于是代理人,中间商,跨国集团亲自上阵的,都纷纷来到华国,好一通买买买。

不光于如意的迷你风力造纸机技术,还有食用油转燃油技术,水力微型发电技术,太阳能循环制盐技术等等……都被卖了七八次,挣上了好几份的转让费,县城房转省城房,省城房变京城房了!

至于华国民间那些还没被买的发明,也乘着这股子东风,转让(忽悠)出去不少……比如周易原理的防辐射坐垫,太阳能直接转化的空调扇,可防身保健和充电的鞋垫等等,五花八门,什么都有!

致使华国民间,甭管哪行哪业,研究好学,蔚然成风。

但这会儿朝圩村的人根本想到自己这一村的小蝴蝶,居然引起了那么多的大漩涡。

他们看着造纸厂的图纸,热烈讨论过后,已经开始动手建厂子了。

于如意的迷你造纸厂那是真迷你,听着是造纸厂,可造好了以后只需要一个人看着,都不怎么需要动手,只要保证自动处理的过程中,没有漏跳滑轨开栓的就好。

当然了,在拿到原始资料以后,还是请专业人士做过精简和改进的,让整个造手纸的过程,更加方便和丝滑……

其实这些民间技术,让真正的专家来做,也不是做不出来,而是有个时间和成本在里头。

给于如意三十万,他两口子能美得一星期睡不着觉,但给专家三十万,专家只会把支票扔回来并且表示你侮辱了他的专业,或者内心冷笑着接下项目,然后让他的两个学生慢慢做。

不过,再怎么改进,这迷你造纸厂的产量也是不高的:一天最多二十卷。

质量也很一般,纸质有点粗,看着黄不拉叽的,倒是纯天然无染色了。

司娓娓计算了下,按平均产量来的话,手纸是能保证全村人自给自足,还能略有富余了。

这样的话,只要让一位老人来看着摊子,就能让造纸厂运转起来。

至于说纸尿裤和卫生巾,因为住在村里,需要用到的女人都明智地囤一年用的,暂时没有用光的危险。比如说司娓娓,她趁双十一的时候就买足两大箱,足够用两年的,现在还剩下一年的用量。

纸尿裤的话,目前村里就一家有个一岁的小婴儿,他家也囤了不少货,甚至还剩下不少几个月婴儿用的小号纸尿裤,为了跟唯一的老师搞好关系,李家媳妇已经送去给了方老师家,这样方老师的宝宝出生以后也不至于抓瞎,至于等这些东西都耗尽了……那只能回归原始办法用尿布了。

当第二条船下水的时候,造纸厂的手纸已经积累了几大箱了。

村民们这时候再也不用用个纸还精打细算了,而是刷上一个工分就能拿五大卷回去,舒畅!

司娓娓这次再去,除了一位壮劳力,还带了一对手艺人老夫妻。

这手艺人老赵头六十岁了,做得一手好木工,只是在现代家家户户都在家居城里买漂亮时新的成套家具了,他就闲下来了,进城也干过装修,挣下了钱回村盖了三层的小楼,也给大儿子在县城买了房娶了媳妇,小儿子呢,也三十岁了,让他进城吧,他还不进,非要在村里种土豆,说要当啥土豆大王……

让给说亲吧,人家姑娘一听非得在老家种土豆,谁想吃这个苦啊,何况还得跟老人住一起?

进城去小两口独自过活它不香么?

总之,就这么拧着,他们小儿子就打了光棍。

这不,自打见村里孔金顺和孔来富两个都脱单了,老赵头老两口就急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