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带上大包小包,他们出发回库里。港口居民挤在大门的位置,死活往两边士兵的怀里塞本地土特产,不收翻脸那种。

民众太热情,云泽等人谁也不敢冒头,乖乖待在马车里。

别看只是增加一些作坊,多了几种美食,这解决了多少人的工作?又给多少家庭带去了创收?渔民不懂那些,他们只知道这一年自家日子好过了,肚子鼓鼓的身上厚厚的,餐桌丰盛了,嘴里有肉了。这种改变是看得见的。

但是出了港口城市一路往库里走,中间遇到的地方依旧荒凉。城市好一些,道路、公共厕所和垃圾处理都跟上了,开设的工坊促进了城市年轻男女的就业,另外城里头的神殿也在开展新型医疗救治服务,但是村庄的变化并不是特别大。

这年头交通不便,东西流行速度很慢,泰锡的贫富差距不比北国小。泰锡的村庄依旧偏僻,村里人以农耕为生。要说有哪里不一样,那就是这些人的脸上稍微有点肉,脸上也有笑。

云泽去到一个村庄,就会问问当地粮食收获的情况和日常物价。

他喜欢找老人问,找那种明显比较贫苦的老人。

说到粮食的时候大部分人都很高兴,他们家里土地少,收的税也少,玉米大豆轮种,产量都可以,足够一家人吃饱的。加上神庙提供牛和犁的租借服务,所以劳动轻松了很多。

今年还种上了土豆,听说也是神子带来的种子。他们很喜欢土豆,产量大不说,还很好吃。淀粉能做面包,干吃也很好吃。

老人最喜欢的还是村里的公共大石磨,只要交一点豆子就能用了,豆腐很好吃,他这种没牙齿的吃着也很好。

云泽又问这几年其他东西的物价如何,老人想了一会儿,说这两年过来的商人不带那种便宜的赖布和混着泥沙的盐了。他们带来了一些白净柔滑的好布还有雪白的盐,只是价格高,买不起,所以他家今年吃的盐就少了。

云泽也不知道应该感慨这些小商人贪心太过还是应该感慨他们没脑子。

成本价低廉的棉布和盐,如果不走薄利多销的路线,在底层人民中如何赚钱?

连续走过好几个村庄,情况都差不多。

农民对粮种的嗅觉最敏锐,已经种上了很多新的粮种,高产粮种加上税收,他们终于能吃饱肚子了。

一些好用的工具,如牛和曲辕犁的组合、驴和石磨的组合、独轮车,村里也有了,不过造价高,还是公用设施。库里人都用腻了,这边的人还稀罕呢。

对新棉布和新的盐,他们更是一无所知。

至少土地收税政策是贯彻到全国了,那是泰锡王用市政官的人头硬生生砸出来的效率。至少手里没有多少田的农民也已经可以吃饱肚子,至于其他的,需要普及教育、发展交通。

“王子,这些人以后可都是你的责任。”云泽开着玩笑。

沙姆王子只是点点头:“我会让人去一个个村庄通知,让他们去附近的城市购买盐和布。那些小商贩居然把盐和布卖得那么贵,实在贪婪。”

“呃,王子有心了。”本来云泽是想引出‘国民是国王责任’的话,但是沙姆王子能有这个举措,脑子里已经有了很朴素的想法,不需要他多说。

还是国王带的头好,看着是不着调又喜欢享受,但是一说为了国家好,二话不说就去做,暂时折损自己的利益也会去,耳濡目染,沙姆王子也会是合格的继承人。

“王子有没有考虑在各个小村庄设立小卖点?出售生活必须并且价格低廉的一些物资,一个月运送一次就可以。另外,村里有些没有工作的青年,招工的时候也可以考虑一下。”

这边交通不好,让人常去城市里买盐不现实,云泽就考虑到了一个年代产物——供销社。

另外供销社也可以负责及时更新消息,让村里人不出门也能知道国家最近发生的大事。

他们人多,货多,走得慢,秋天从港口出发,一直到冬日才到库里。

看到久别一年多的城门,云泽油然而生一种归乡游子的激动。

城门缓缓打开,本以为是白雪茫茫寂静一片,没想到门一开两旁都是人。他们自觉站在两旁,这么冷的天,一群人挤在一起,居然都热得冒汗。

“来啦来啦,看是神子殿下。啊,那是传说中立下功劳的白色猎鹰吗?果然神俊。白色狮子呢?”

民众的呼喊声传到了云泽耳朵里。

“猎鹰?狮子?”他回头看看傲慢的白狮,狮子趴在摇摇晃晃的马车里打着小呼噜。

沙姆王子朝着人群挥手,一边说:“神子还不知道自己的故事已经传遍了库里了吧?”

云泽瞬间想到了刚回来那会儿天天被人围观的日子,士兵们这么好的口才怎么不去当吟游诗人?他在那些故事里简直成了玄幻的代言人,神话的创造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