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第3/4页)

“母后……”太子妃终于愿意抬起头来了,却是两眼红彤彤的,就跟兔子似的。

“没有力妃也会有别人的。今年还是大选年呢,皇上肯定会宠幸新人的,不然放着这么多娇滴滴的小妹妹在后宫里,摆着看吗?你这脾气呀,本宫可真担心以后要怎么办。”

哪怕安雪莲绝对不会主动给太子塞人,但讲道理,古有的习惯那就不是一朝一夕所能改变的。待太子登基后,像三年一次的大选,那是说取消就能取消的?一生一世一双人什么的,做梦想想就好了,你要是真的抱了希望,到时候肯定会受到伤害的。

太子妃听懂了安雪莲的言下之意,可她却摇了摇头。

“母后,儿媳知晓的。那些个大道理,儿媳全都明白的。只是儿媳想的是,母后您这么好,怎么……不像儿媳,什么事儿都做不好,太子嫌弃也是正常的。”

噢,安雪莲后知后觉的反应过来,她差点儿忘了这厮是个脑残粉。

脑残粉的逻辑是:我家爱豆全世界第一好!谁也不能对不起我爱豆!你们都不配!包括我……

“本宫呀,现在就希望太子和你都好好的,旁的什么都不重要。”

太子妃弱弱的点了点头,但看她的表情就知道了,这傻孩子一点儿都没听进去。

“记得,多整理出一些能代表心意的,不然写封信也成。到时候一并给太子送过去,至于太后那一份,你不用管,本宫会准备的。”

打发走太子妃后,安雪莲很是用心的整理了一堆东西。

除了锦绣找人做的一些体己衣裳袜子外,还有以前太子用惯了的茶叶、笔墨等,甚至连手纸都没放过。至于像炭之类的东西,则是全部由十二监准备的。至于太子妃送的东西,安雪莲没看,横竖大不了送了用不上,浪费这种事情,穿越好几年了,她早就习惯了。

只这般,就在力嫔升为力妃之际,皇后及太子妃为太子准备的东西,也浩浩荡荡的上路了。因为是大包小包的,还有好多个箱奁,马车根本就没办法提速,慢腾腾赶路的结果就是,及至第三天才终于将东西送到了皇庄上。

太子在收到来自于亲妈和亲媳妇的爱心大礼包之前,更早一步收到的是来自于京城里的最新消息。

譬如,他二弟已经被赐封为恒郡王了。

再譬如,当了好久透明人的力嫔又成功的升回到了妃位上。

揣着这些个消息,再看到紧赶慢赶送来的贴心礼物时,太子的心情十分复杂,一时间只怔在那里,说不出来是什么想法。

曾几何时,太子一心认为就算他父皇拥有多个子女,但最心疼的肯定就是他了。

像其他皇子,都是六岁以后甚至七八岁了才搬到皇子所的,因为这个本来就没有严格的规定。唯独只有他,年仅三岁时就搬了过去。

其他皇子功课写不好,父皇只会泛泛的批评一下,如果是公主的话,哪怕功课再糟糕,父皇都是无所谓的。太子将这一切都当做是父皇给他的考验,这是望子成龙的想法。

之后,等他长大了成人了大婚了,皇子里面也就只有他是一大婚就参与朝政的。虽然,他能做的事情很有限,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他都仅仅只是看请安折子,或者是翻阅很久以前的邸报等等。

但他不觉得这有什么问题,他父皇肯定是为了磨练他。

正因为抱着这样的想法,哪怕仅仅是看请安折子,太子也努力的从中挖掘出一些有效的信息来。都说功夫不负有心人,还真别说,哪怕是千篇一律的请安折子,看多了,也照样能看出花头来。

譬如,同一个外放官员,本来每次送上来的请安折子都是长篇大论,一大堆的废话,提炼中心思想后,往往一个词儿就能解决了。但突然,他改了路数,变成了言简意赅,甚至篇幅少了内容却多了,这就代表他的治下肯定是出了问题。

太子对政务有着超乎常人的敏感度。

以前在御学时,他的功课往往都不是最好的,甚至论起诗词歌赋,他还不如京城里那些纨绔子弟。但偏生,在政务上面,他有着极为强烈的敏感度,不仅能够敏锐的察觉到那些折子背后的故事,甚至还能通过前后不一的行文,判断出究竟出了什么事儿。有时候,来自于同一个地方的不同官员所描述的东西,他都能清晰的分辨出,孰真孰假,又或者有几分真几分假。

他很努力的,尤其在意识到自己的天赋后,太子愈发的刻苦用功,想让他父皇明白,他其实一点儿也不笨。

可不知道为什么,当其他朝臣越是夸赞他时,他父皇的脸色却越是难看。

直到后来,找了个机会训斥了他,并且让他护送太后回到京郊皇庄,并且没有父皇的命令,不准回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