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第3/7页)

当年太后生下谢昼时,先帝大概也就是谢昼如今这个岁数,所以……

一切都会如他所愿的,对不对?

可惜,事情的发展却完全出乎了他的预料。

他是捧了二皇子,但显然因为这些年来,他对二皇子的忽略和下意识的打压,直接导致二皇子在朝堂上根本就立不住。哪怕二皇子也大婚了,也离开了御学,也参与了朝政,但他看得出来,一则是二皇子本人的能力不足,二则却是朝臣们并不服气二皇子。

谢昼不知道后世有“路人粉”这个概念,太子哪怕什么都不做,就因为他是皇后嫡子,又是谢昼的长子,他就会圈一波粉。哪怕这个粉丝群体并不纯粹,但也足够应对二皇子了。

眼瞅着太子被他打发护送太后回京郊皇庄,并且他还特地吩咐了,让太子在皇庄里多停留一段时日,想以此来消除太子对整个朝堂的影响力,但事实上,没能成功。

太子就算不在京城之中,那他也还是太子殿下。

太子即便离开了朝堂,去做护送工作,去陪伴太后,那他也是当今太子。

谢昼陷入了进退两难之地。

也因此,才会将自己关在御书房里,重新翻出先帝时期的记载,试图从中寻找到突破难关的方法。

然而,谢昼没有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反而意识到了他曾经误会了先帝太多年。

先帝是在无计可施的情况下,才放弃了后宫平衡。可尽管如此,当时的后宫有不少年幼的皇子皇女夭折,但皇后做出的两子一女却平安康健的长大了,若说这里头没有先帝的手笔……可能吗?

唯一的疑问大概就是,关于他大皇姐的。

沉默了许久之后,谢昼唤了刘太监进来,让他去请周公公。

周万全,那是陪伴了先帝多年的老公公。当然在先帝驾崩后,他就自请离开了,只因一朝天子一朝臣,兴许有些重臣是没办法第一时间换掉的,但作为跟前伺候的老太监,他肯定是留不下来的。

谢昼甭管怎么说,都是一个心软的人,他对先帝曾经的怨恨,在最后那两三年里被彻底的磨平了。又因为周公公一贯待他不错,就索性让周公公去以前先帝最爱的那个园子里管事,名为管事大公公,实则就是去养老的,跟前有人伺候着,一应份例也给足了。可以说,周公公的晚年生活,是宫里所有太监都羡慕的。

也幸亏如此,当谢昼终于意识到他对先帝有所误会又心存狐疑时,还能有个人可以问一问。

园子离京城还挺远的,比太后所居的皇庄更远一些。不过即便如此,第二天下午,人还是赶到了。

周公公的年纪要比先帝小上十来岁,可即便如此,他也早已老态龙钟了。

“没想到啊,这辈子还能再入宫一次。”

宫里的人想出去获得自由,但对于五岁就入宫的周万全来说,皇宫才是他的家,哪怕在这里干的是伺候人的活儿,活儿干久了也会变成本能的。

周万全入宫是避开其他人耳目的,待他入得御书房后,刘公公很快就离开了。

没人担心周万全有问题,况且他已经老迈到无人搀扶都站不住的地步了,更没必要担心了。

谢昼特地赐了座予他,要开口时,却不知道从何说起,毕竟时至今日,他早已不恨先帝了。事实上,早在先帝最后那两三年,跟他片刻不离时,他就已经选择了原谅。

真要说心里的疙瘩的话,大概就是……

“周公公,沙陀国来信告知朕,来年欲前往我国,试图和亲。”实在是不知道该怎么开口,谢昼一眼瞥到桌案上的折子,忽的想起了这个事儿,便以开了口。

沙陀国只是一个小国,实力不算强大,不过和亲这种事情本来就跟实力无关。真要说的话,将和亲公主下嫁一事,本身就是大国对小国的恩赏。

当然,谢昼不打算嫁公主,这跟现有的三位公主年岁不合适没有半点儿关系。只是因为,在当年他的大皇姐被迫和亲远嫁时,他就暗暗发誓,假如他有机会坐上那个位置,他绝对不会让自己的女儿远嫁。

不过,甭管谢昼心中是何等想法,以此作为开场白倒是挺合适的。

周万全沉默不语的听着,待谢昼说完之后,他才哑着嗓子道:“皇上忽召奴才入宫,是为了当年先帝将长公主和亲远嫁一事吧?”

要么怎么说这些个当奴才的,各个都有一颗七窍玲珑心呢?别人且不提,但凡是能做到皇帝跟前第一人的,绝对差不了。

谢昼沉默的点了点头。

说白了,他对先帝当年的做法是原谅,所谓的原谅,就代表他内心还是有怨愤的,只是选择了放下。

可他还是想知道,究竟是为什么。如果说,当年的后宫乱象迭起还是有原因的,那么为什么必须是他的大皇姐呢?其他人不可以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