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第2/4页)

对他来说还是少啊!

这个少是相对的,谢昼的女人太多了,可极少有生养两个的嫔妃。庄妃倒是生了一儿一女,却在生女儿时没了命。雅妃是个特例,安雪莲一直觉得雅妃这么能生,几乎是笃定了她不是人,人能这么牛逼吗?雅妃就是个千年肥鸭成了精!

至于其他人,起码在谢昼登基之前,他只有两个孩子,即太子和二皇子。

太子和二皇子是同年生的,再往下的三皇子却跟他们差了四岁。也就是说,差不多在四年时间里,谢昼并没有孩子。不是没有怀,甚至都不是没有生,而是没有活过周岁的。

不足周岁夭折的,那是连序齿都不算的。

安雪莲虽然得到了原主的记忆,也清楚的知道这里头绝没有原主的手笔,所以她一直认为这是后宫争斗的问题。却忽略了,在古代怀孕产子是一个风险极大的事儿,孩子的夭折率更是高得吓人。

略一思量,安雪莲大致上理清楚了谢昼的逻辑。

谢昼不是不知道母亲年岁小会造成怀孕流产或者孩子早夭的意外,他知道,但是他觉得这个是没办法的。因为若是将大选的年岁往后挪,那么被撂牌子的秀女就没活路了。又因为本朝的大选并非强制性的,而是采取了自愿报名原则,等于说,如今还算是碰个运气,能入宫自是好,被撂了牌子也不妨碍回家自行聘嫁。

可若是……

会导致没人报名大选的吧?

安雪莲鄙夷的神情几乎掩藏不住:“那为何皇上不能下令女子晚嫁呢?民间通常都是及笄嫁人的,为了配合他们,大选的年龄才往前挪了,那么反过来,也可以为了配合大选,让民间女子晚嫁。”

“然后呢?”谢昼反问道,“皇后啊,你心地是好的,但考虑问题太不周全了。”

安雪莲:……我觉得你在骂我,并且我有证据。

“民间娶妻早,是想多生几个孩子。宫中的孩子尚且不能全部活下来,民间孩童的夭折率更是吓人。只有多生孩子,才能保证肯定有孩子存活下来,也免得自家后继无人。”

谢昼摇头叹息:“假如能保证每个孩子都能活下来,或者十个孩子里有八个能活,那样百姓才会同意晚婚。再说了,本朝这样都算是好的了,皇后你或许不知,前朝战乱那些年,若女子十四岁未出阁,其父会被判入狱。”

这就是个死循环。

婴孩的存活率越低,当父母的就拼命生孩子。孩子生得越多,父母的关爱也好家中的资源也罢,都会被摊薄,这样一来孩子的存活率反而更低了。

毕竟,谁能保证孩子不生病呢?家中只有一个孩子,孩子一旦生病倾家荡产也要将孩子治好。可若是家中有十个孩子呢?总不能为了一个孩子将所有孩子的命搭上吧?结果可想而知。

谢昼对安雪莲算是很有耐心了,主要是他对安雪莲也是有滤镜的,觉得皇后这人虽然脑子不太聪明,但心地善良,又是出身书香门第的,缺乏杀戮果决完全是正常的,哪怕经常婆婆妈妈的,也可以原谅的嘛。

得亏安雪莲不知道谢昼内心的想法,不然今个儿不是讨论二皇子妃流了孩子一事,而是该举国哀鸣皇帝驾崩了。

可惜,两人的脑回路差异太大了,互相不理解的结果就是,安雪莲提出了一个灵魂拷问。

“皇上你说的这些都是老百姓们,咱们完全可以不管他们只谈自己。除了皇室宗亲外,那些勋贵重臣也算在内,大家一起将成亲的年岁往后挪不就好了?家家户户都如此,他们也没话可说了。”

谢昼还是不同意:“就算真的照皇后所言,娶妻晚个三五年的是没问题,可纳妾呢?到时候,嫡妻进门,庶长子已生,嫡庶混乱的结果,那定然是家门不幸。”

这下,换成安雪莲露出“你在逗我”的表情:“纳妾也可以晚。”

谢昼:是这个道理,但是吧……就问谁忒么忍得住!

没等帝后讨论出个结果来,却被告知,二皇子求见。

人家二皇子是想见爹,安雪莲还是很自觉的,没强行要求一起去。不过,她还是叮嘱谢昼,见完了二皇子还可以再回来跟她讨论一下方才那个事儿。

谢昼一脸菜色:“皇后啊,朕知道你说得对,特别有道理。但是吧,你也得站在男人的角度想一想。孩子没了可以再怀再生的,又不是养大了才没了那当然是心疼的,刚出生的孩子没了谁会在意呢?哪家没碰上过这样的事情呢?多生几个,总有孩子能活下来的。”

见安雪莲脸色不对,他赶紧添了一句:“当然,就算真的所有的孩子都没活下来,身为嫡妻还可以抱养其他人生的孩子嘛,这不是一样的吗?大不了去母留子,多大回事儿呢?”

撂下这话后,谢昼顶着一脸“朕还回来朕就是个傻子”的表情,直接开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