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章 206(第2/3页)

如今裴行俭一死,朝廷的局势又会如何?

李沄被这个消息砸得有些发蒙,她勉力回神,看向苏子乔,“子乔,你还好吗?”

苏子乔反握住李沄变得冰冷的手,他牵着李沄往内室走,声音有些疲累却平静,“太平,我还好。师兄这一生起起落落,过得不容易。他自知大限将至,早早给我写了信。他知道我想带领大唐铁骑踏破吐蕃的心愿,那也是他的心愿,他虽不能亲眼见到那一天,但他的心永远与将士们同在。”

李沄:“……”

永昌元年,中书令裴行俭薨于长安府中,享年七十。

圣人武则天为此十分悲痛,罢朝三天。

***

中书令裴行俭去世后,武则天任命狄仁杰为中书令,统领中书省。

狄仁杰当了中书令后,维持裴行俭在位时的政令不变,再度提拔姚崇、娄师德等人,武攸暨升至工部尚书。至于远在扬州的薛绍,他连续几年向朝廷请款,要治理运河洪涝,如今颇有成效。

狄仁杰想要将薛绍调回长安,当大理寺卿。

薛绍在离开长安前,官至大理寺少卿,离开长安到了扬州的这些年,薛绍在当地深受百姓爱戴,名声颇好。如果这次他能调回长安,那便是大理寺的一把手。

“薛绍。”

武则天坐在案桌前,手里拿着狄仁杰给她的折子。

“我记得他年幼时与城阳长公主一同入宫,眉清目也请,长得很俊俏,却总喜欢黏在城阳长公主身边。后来高宗皇帝让他入宫陪英王和相王读书,此子擅长背诵诗文,总是被英王拽到丹阳阁去找太平斗诗。”

上官婉儿在旁边轻轻为女皇扇风,听着武则天的话。

武则天:“他的幼年到少年,也算是我看着长大的。那时他虽有才华,也文采风流,却不如攸暨机智灵活,也不如宋璟那般傲骨铮铮一身正气。可谁能想到他离开了长安后,却在扬州府如鱼得水。”

上官婉儿听到狄仁杰想把薛绍调回长安的话,眼里神色微动,随即垂眸,长而浓密的睫毛瞬间便掩去了眸中神色。

“狄仁杰想把薛绍调回长安当大理寺卿。”武则天的神情若有所思,“当年薛绍是自请调离长安的,他到扬州府之事,是狄仁杰促成的。这个狄阁老,当日他在大理寺之时,全力提携薛绍,我以为他将毕生查案断案的心血都教给了薛绍,定然是不舍得薛绍离开长安的,谁知他却促成了此事。如今他当了中书令,又推荐薛绍回长安当大理寺卿。”

上官婉儿抬眼,比起少女时期,如今的上官才人多了几分妩媚艳丽之感。

她手中的扇子轻轻地扇着,声音也轻,“薛绍此人,无论在何时何处,总有着一颗赤子之心。”

武则天侧头,看向上官婉儿。

上官婉儿脸上神色坦然,她笑着与女皇说道:“圣人,御史中丞宋璟多次想联合大理寺暗中收集证据,他想办周兴来俊臣等人。可原大理寺卿忌惮周兴等人,不愿与他配合。原大理寺卿可不就是被御史中丞缠得头疼,特别向圣人申请调离大理寺的么?”

武则天闻言,笑了。

女皇叹息一声,有些头疼地说道:“宋璟这个年轻人,我很是喜欢。可他怎么总是咬着周兴来俊臣这些人不放呢?”

说起宋璟和周兴来俊臣等人的这些事,此事没娘,说起来说三天三夜都说不完。

女皇武则天还是太皇太后的时候,总有一些人不识好歹跳出来拦路,拦路之人,有为官不干不净的,也有为官清廉安守本分的。不干不净的人,收集了证据找个错,处理了就可以。但那些不容易挑出错的人,怎么办呢?

为此,武则天养了几十个酷吏,专门让这些酷吏捏造证据,陷害朝廷命官。

一时间,朝廷人人自危。

在女皇还没登基前,周兴来俊臣等人深得武则天的信任。只要是周兴来俊臣举报的人,十有□□,她都会点头让酷吏去办了。

宋璟掌管御史台,直接向圣人负责,专职找茬弹劾官员。身为大唐高级司法部门一把手的宋璟,就很看不惯酷吏那套连坐和屈打成招的做法。但身为朝廷命官,除了时时警惕无耻之徒的陷害,御史中丞也还想为大唐为圣人做些实事,因此都努力克制不与酷吏正面冲突。

那样的克制,在武则天登基前后一两年,是十分克制。

可最近一年,大概物极必反,少则半个月多则一个月,御史中丞宋璟就能跟酷吏杠上一次。有时气急了,他能当着圣人的面指着周兴来俊臣等人的鼻子骂,说他们陷害忠良,视国家律法如无物,祸乱朝纲,总有一日,他会将他们绳之於法,将他们推出午门,斩首示众。

那场面,是一触即发。

满朝文武百官,谁也没有像宋璟这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