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有匪君子65(第2/3页)

可如今父亲却忽然说出这些耍赖的话……父亲确实可以翻脸不认人,说保全战俘性命是裴行俭自作主张,可那犯不着。

如果阿史那伏念等人死了,最终承受恶果的终究是大唐,可就目前来看,最受打击的恐怕是裴行俭。

打胜仗的功劳没了,还会被千人所指,说他失信于人——

电光火石间,李沄却突然想起了一件事情。

历史上的裴行俭曾经讨伐突厥,那一次裴行俭讨伐突厥,也是带回了突厥可汗和部落的酋长。

可是那一次裴行俭打了胜仗,却并未得到褒奖,而他带回去的战俘全部被圣人李治斩杀于长安闹市。

裴行俭自那次之后,便心灰意冷,回府闭门不出,淡出朝堂。

如今历史走向早已不同,可裴行俭讨伐突厥的这件事情,却在这一瞬间与她记忆中的事情重合在一起。

李沄的心缓缓下沉。

李治本是听着李沄说话的,可她说着说着,便没了声息。

转头,女儿脸上那错愕的神色便落入他眼里。

李治以为李沄是想明白了什么,笑了笑,语气淡淡地说道:“太平似乎是想到了什么呀。”

李沄眨眼,“我、我……”

她侧头,努力想在自己的记忆里搜寻,如果那次裴行俭讨伐突厥没有被褒奖,那么从这次胜仗中的最大受益者是谁?

可李治不知道女儿此刻的念头,李沄话说到一半顿住,一副错愕的模样,他只当女儿是弄明白了其中的曲折。

李治抬手,将王百川手中的伞拿过,让跟随在后的宫人别跟近了,便与李沄一起缓步走下台阶。

“太平,裴行俭已经老了,可苏子乔却还很年轻。”

李治想,他放任皇后参政议政已经多少年了?

大概……是他打算要将媚娘封为宸妃的时候开始。

这么多年过去,当初先帝的武才人,早已变成了他的皇后殿下。

他与皇后,走过太多的风雨变幻。

放任皇后参政议政,甚至双圣临朝,那是从来都没有过的。

但他愿意,也乐意。

可就在此次战俘之事的处理上,李治忽然发现,他的皇后,野心超乎他的想象。

身为天子,李治近年虽然头疾频繁发作,目力也受到影响,可他还没昏了脑袋。

裴行俭大败突厥,班师回朝之日,向朝廷献俘,这本该是要对他大赏特赏的事情。可就在这时候,裴炎求见,说此时不该赏裴行俭。

不该赏裴行俭,那该赏谁?

裴炎说裴行俭虽然带回了阿史那伏念,可那是裴行俭私下给了阿史那伏念好处的。

此番讨伐突厥,功劳应该属于北上进逼突厥大营的程务挺和苏子乔。

那时苏子乔和程务挺本能围杀阿史那伏念,可裴行俭却为了突显自己的功劳,没让程务挺和苏子乔行动。

主帅裴行俭怕下属抢了功劳,因此该杀之人并没有杀,反而将其带回长安邀功。

阿史那伏念及其部下,早便该死于我军的马蹄之下,竟也敢奢望朝廷赦免他们,给他们封官进爵。

裴炎与正谏大夫明崇俨,两人轮流上阵,向李治进言。

当然,主要是裴炎。

裴炎说不战而屈人之兵是美谈,旁人都说功劳是裴行俭的。可实际上,程务挺和苏子乔才是此役最大的功臣。

单凭裴炎,大概是还不至于直接这样针对裴行俭的。

那么是谁,为裴炎撑腰呢?

事情的真相,早已呼之欲出。

李沄想起了华阳夫人库狄氏,当初母亲为何要让库狄出宫,嫁给裴行俭呢?

至亲至梳夫妻。

华阳夫人库狄氏和裴行俭。

母亲和父亲。

李沄与父亲走下台阶,走过大雪压枝的海棠树下。

“太平知道,阿耶心中偏爱子乔。”

裴行俭已经老了,苏子乔却还很年轻。年轻的将军,他的未来还有无限的可能,如果母亲不愿意裴行俭拜相进入权力的中心,这次胜仗的功劳可以不给裴行俭。

父亲向来心思清明,可是在这事的处理上,却有些乱了。

“裴将军讨伐突厥,还大唐北境的安定,功在千秋。论功行赏,他是当之无愧的。可赏与不赏,都是阿耶和阿娘说了算,不想赏,那就不赏。说阿史那伏念不是真心归降,要斩杀他们,却是不该。”

“从前那么多战俘都赦免封官了,为何到阿史那伏念他们,却不行?”

李沄也不想在父亲和母亲之间当夹心饼,她可是父母心中的小可爱呢!

于是,太平公主用有些不耐烦的语气跟父亲说道——

“我的阿耶是大唐天子,我的阿娘是大唐最尊贵的女子。你们要提拔谁就提拔谁,战俘该不该杀,又有裴炎什么事?打了胜仗功劳归谁,程务挺和子乔不也没说什么吗?裴炎怎么整得好像满朝文武都是傻子,全部都是非不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