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第3/4页)

自从那次因为痛经在考试中失利,成绩跌出前三,掉到了年级第三十二,方丽娟就开始盯着她学习。

原本自由的学习睡觉时间被严格规划好,不到十二点坚决不允许睡觉。

这让平时十点半就睡觉的姜晴非常受不了,抗争无果后,姜晴只得接受这个现实。

晚上睡不够,白天就要在学校补觉,学校老师看的严,睡觉断断续续还要被点名批评。

在校学习学不进去,回到家作业不会做,不做完不到十二点还不让睡觉。

如此恶性循环之下,姜晴的状态越来越差。

她也试图跟方丽娟交流过,但那次恰好是她月考成绩出来,考了全年级第二百七十八名的时候。

学习成绩差成这样,女儿不止不反思自己为什么学习不好,反而想要申请早点睡觉?

‘不思进取’的女儿让方丽娟极为暴躁,当场驳回了这一要求,还告诉姜晴要向同学学习,勤能补拙。

神特么勤能补拙,她根本不拙好不好,她真的就是困的没精力学习啊啊啊,为什么妈妈就是不相信呢?

往事不堪回首,姜晴不再回忆,想要集中注意力在手中的作业本上,试图用以前学过的知识来解答出一些步骤。

只是平时十点半才困的生物钟,今天为何提前到了九点?

脑子越来越迷糊,越来越沉,姜晴控制不住的趴在桌子上,鼻间有似有似无的香气飘过。

厨房里,方丽娟刷碗盛过咖喱后很难清洗的瓷盘,将水龙头关上,摘掉手套。

将料理台上泡了面粉水的水果从水里捞出洗净,方丽娟切了个果盘端出厨房。

客厅的书桌前,女儿背对着她趴在桌子上,显然睡着了。

这样的情景在过去的一个多月里,经常会上演,方丽娟见怪不怪的把果盘放在书桌上,强忍着生气的情绪,轻声呼唤女儿:“晴晴,醒醒该写作业了。”

“晴晴醒醒,妈妈给你切了你最爱吃的水果,快起来吃点,精神精神好写作业了。”

往常只叫一声就醒的女儿,今天叫了两声都没回应,方丽娟觉得可能是自己太温柔了,又恢复到了这一个月来的那种暴躁嗓音:“姜晴别睡了,快点起来写作业了!”

“姜晴!”

“晴晴!?”

无论她怎么喊,女儿就是纹丝不动,丁点反应也无,方丽娟这才开始慌了。

轻推了几下女儿,见人还是双目紧闭,方丽娟一边试探鼻息,一边大声冲二楼喊:“老公!老公!你快下来看看啊!”

姜父开完视频会,刚从书房里走出来,就听到楼下妻子的喊叫声,赶忙下楼去查看情况。

方丽娟这样大喊大叫,姜晴的神色却仍是十分平静,趴在桌子上眉头都没皱一下。

意识到情况不对,确认了下女儿还有鼻息,姜父赶紧去车库取车。

夫妻二人合力将女儿送到了医院。

坞溪市第二人民医院急诊中心住院部。

“你说我女儿她是睡着了?”方丽娟不可置信的重复了一遍大夫的话。

“大夫你再检查检查,我女儿她怎么叫都叫不醒,明显是昏迷了,怎么能是睡着了呢?”姜父跟着发出疑问。

不是盼着女儿有事,而是从家到医院,一路折腾下来,姜晴至始至终没有清醒的迹象,这很违背夫妻二人对于‘睡着了’的固有观念。

病床旁,穿着白大褂的男大夫手拿病历本,用见过数种奇怪病例的语气给予两人肯定答复:“我们医院已经给您女儿检查了两遍了,从结果来看,她确实就是睡着了。”

“哦,你要说她是昏迷其实也可以,病人现在处于深度睡眠状态,是极度疲惫造成的,嗯……她这怎么叫都叫不醒的睡眠程度,应该是有一个诱因,但是从报告里的各项数据来看,除了疲惫,她的身体技能一切正常。”

医学上无法解释清的事情多了去了,人的大脑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存在,当医生这么多年,再奇怪的事他也见过,只要检查报告上面的数据正常,当大夫的也不能硬说床上的人有病对不对?

对于家长这种慌乱的心里他可以理解,但身为一个急诊科大夫,他还有后面的许多病人要查看,不便久留。

留下一句‘最迟明天中午人就能醒来’,大夫挥一挥衣袖,带着病历本离开了病房。

随着大夫的离开,病房门发出轻微的响动。

坐在女儿旁边闲置的病床上,方丽娟与姜父对视一眼。

方丽娟:“老公,你说我是不是把咱女儿逼的太紧了?”

女儿会困到‘昏迷’的程度,多半和她不让女儿早睡有关。

晴晴曾经跟她认真表示过‘妈妈我好困好困哦,今天可不可以早睡一次呀,就一次!’

那时候自己是怎么说的?

‘你都掉出年级前二百了,还睡?你是属猪的么整天就知道睡睡睡,你同桌的妈妈跟我说,她家孩子之所以能维持在年级前十的成绩,就是因为天天都学习到晚上十二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