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5章(第3/4页)

说火锅糟蹋食材。

甭管新鲜不新鲜,也看不出什么摆盘刀工,更不用考验什么厨师火候把控。

总之一堆食物,切吧切吧,都扔进锅里,出来了,全是那个辣味儿。

食客们自己涮,更是常常涮过头,涮老了,煮融了,烫化了,成了一锅碎渣渣,捞都捞不起来。

要都这么吃美食,那还要他们厨师做什么呀?

钟悠悠看完了郑老先生的言论,心有戚戚焉,对呀,我就是冲着火锅不要求厨子手艺,才开的火锅店呀!

所有食材备一种,那倒也行,反正一共就来两个人,那撑破天也就两个胃,品种多,份量少上点就行。

不然和室友陈晓宁似的,被灵气顶爆了就不好了。

钟悠悠挑了成套漂亮的小碗小碟子,一水儿真正的古代名贵瓷器,每种食材三五片,诸如草莓樱桃,那就是三两颗。

郑老先生确实谱儿比较大,提前就说好了,他进店也不要店长作陪,他不想应酬,不想听生意人拍马屁。

正好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爬完了山,想过来吃个下午茶水果,钟悠悠就去陪亲人了。

但是真正进了店,郑老先生就后悔了。

光是看画看瓷器,他就看了半个多小时……

他很想把店长捉过来,给他讲解讲解!

可老先生实在是抹不开面子,把自己以前说过的话,探店的规矩给破了。

也就只好将就身边的姚编辑,给他讲什么漂泊海外,前辈高僧的神秘传说。

郑老先生把玩着手中温润如玉、色泽通透的茶碗,他家学渊源,身家不菲,自家别墅里有专门的收藏室,古董瓷器不少见,拍卖会也不少去。

老先生发出了和曾经进店看国画的业余爱好者们同样的叹息。

放在火锅店里,真是糟蹋了哟。

郑老先生在竹林大厅里转悠了一整圈,眺望午后的湖光山色,心绪渐平,感觉找到了年迈后因睡眠不好,而久久难寻的内心宁静。

行吧,即使这间火锅店糟蹋了美食,不好吃,这趟也值了。

推开湖光包间的门,修仙界食材的灵气,混合着位面食材的美味,扑面而来。

郑老先生,瞬间,又想把自己之前的评价吃回去。

吃回去一半。

光看、光闻,他就知道,这些打着“限售”“有机”“环保自然”噱头的食材,错不了,没骗人,还真不是虚假广告。

但再看一眼桌上陈列的火锅汤底,尤其是辣锅汤底,郑老先生认为自己的前一半评价还是没错的。

糟蹋了哟!

老先生入座,因为不让店里的服务员和老板作陪,姚编辑那是忙前忙后。

而后瞠目结舌。

郑老先生探店,以前吃多少,那都是有定数的。

每种菜他只夹一筷子,闭眼慢慢咀嚼品尝,依次从清淡到重口。

每一筷子中间,都要清水漱口,还要再换一双干净的新筷子,防止食物之间彼此串味,影响评价。

今儿个……

吃个没完了!

吃不完,老先生还想打包!

打包了,老先生还想问店长,她家这有机食材,做不做供应商,卖不卖!

说好了不见探店的老板,以防影响评价的公正呢?

这要是钟店长当了郑老先生私家菜的供应商,这不就有利益关系了吗?

郑老先生不怕贵,他家的私房菜,如今由儿孙担任主厨,自己只管定菜的大方向,略作指点,偶尔参与研发新菜色。

但价格也比钟悠悠这个南山火锅店还要贵多了,谱儿也大多了。

不准点菜,爱吃不吃,爱来不来,会员制度,必须有熟客引荐,陌生食客一律不接待。

郑老先生甚至愿意以翻倍的价格,让钟悠悠改行当他们郑氏私房菜的食材供应商。

奈何钟店长不为金钱所动,坚称产量有限,她要自己开火锅店。

郑老先生遗憾地看向手中冰镇打包的没吃完食材,表示,这不管是煎、炸、炖、煮、炒、焖、焗……

甭管哪种烹饪手法吧,不比火锅更体现食材的美味啊?

临走前,越吃越精神的郑老先生,一步三回头,恨不得把这间南山火锅店,收购下来,拆吧拆吧,运回他的别墅收藏室去!

那瓷器,那锅具,那国画,那筷托,那茶碗……

嗨,郑老先生胳膊不酸了,腿脚不累了,只是心痛,认为这人生哪,真是不能尽如人意。

当然了,既然这位年纪轻轻的店长,非要坚持自己做火锅店,郑老先生确实认为,无出其右者。

南山火锅店,登上了这期美食杂志的封面,火锅专题重磅推荐,郑老先生亲笔题名、无可争议的第一名。

从食材本味,到食客返评,从药膳锅的功能性,到火锅店的陈设环境,从火爆的人气,到高科技感与萌宠互动、人工服务的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