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四(第6/6页)

老人听出韵梅的话中有些真理,可是为了维持自己的尊严,不便完全同意,于是只轻描淡写的叹了口气。

小顺儿的妈把自己的意见又向丈夫提出,瑞宣只微微的一皱眉,不愿意说什么。假若他愿开口的话,他必告诉她:“这并不只是冠家的羞耻,而是我们大家出了丑,因为冠家的人是活在我们中间的——我们中间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人呢?假若你要只承认冠家的存在是一种事实,你便也承认了日本人的侵略我们是不可避免的,因为臭肉才会招来苍蝇!反之,你若能看清冠家的存在是我们的一个污点,你才会晓得我们要反抗日本,也要扫除我们内部的污浊。公民们有合理的生活,才会有健康的文化,才会打退侵略者。”他可是没有开口,一来因为怕太太不了解,二来他觉得自己的生活恐怕也不尽合理,要不然他为什么不去参加抗战的工作,而只苟延残喘的在日本旗子下活着呢?

胡同中最热心给冠家作宣传的是小崔,孙七,与长顺。小崔和大赤包有点私仇,所以他不肯轻易放掉这个以宣传为报复的机会。他不象瑞宣那样会思索,而只从事情的表面上取得他的意见:“好吧,你往家里招窑姐儿,你教人家作暗门子,你的女儿也就会偷人!老天爷有眼睛!”

孙七虽然同意小崔的意见,可是他另有注重之点:“告诉你,小崔,这是活报应!你苟着日本人,得了官儿,弄了钱,哼,你的女儿走桃花运!你看着,小崔,凡是给日本人作事,狐假虎威的人,早晚都得遭报!”

长顺对男女的关系还弄不十分清楚,因此他才更注意这件事。他很想把故事中的细节目都打听明白,以便作为反对冠家的资料,一方面也增长些知识。他刨根问底的向小崔与孙七探问,他们都不能满足他。他甚至于问李四大妈,李四大妈似乎还不知道这件事,而郑重的嘱咐他:“年轻轻的,可别给人家造谣言哪!那么俊秀的姑娘,能作出那么不体面的事?不会!就是真有这么回事,咱们的嘴上也得留点德哟!”

李四大妈嘱咐完了,还不放心,偷偷的把事情告诉了长顺的外婆。两位老太婆对于冠家几乎没有任何的批判,而只觉得长顺这个小人儿太“精”了。外婆给了长顺警告。长顺儿表面上不敢反抗外婆,而暗中更加紧的去探问,并且有枝添叶的作宣传。

李四爷听到了这件事,而不肯发表任何意见。他的一对老眼睛看过的事情,好的歹的,善的恶的,太多了;他不便为一件特殊的事显出大惊小怪。在他的经验中,他看见过许多次人世上的动乱,在这些动乱里,好人坏人都一样的被一个无形的大剪子剪掉,或碰巧躲开剪刀,而留下一条命。因此,他知道性命的脆弱,与善恶的不十分分明。在这种情形下,他只求凭着自己的劳力去挣钱吃饭,使心中平安。同时,在可能的范围中,他要作些与别人有益的事,以便死后心中还是平安的。他不为好人遭了恶报而灰心,也不为歹人得了好处而改节。他的老眼睛老盯着一点很远很远的光,那点光会教他死后心里平安。他是地道的中国人,仿佛已经活了几千年或几万年,而还要再活几千年或几万年。他永远吃苦,有时候也作奴隶。忍耐是他最高的智慧,和平是他最有用的武器。他很少批评什么,选择什么,而又无时不在默默的批评,默默的选择。他可以丧掉生命,而永远不放手那点远处的光。

他知道他会永生,绝不为一点什么波动而大惊小怪。有人问李四爷:“冠家是怎回事?”他只笑一笑,不说什么。他好象知道冠家,汉奸们,和日本人,都会灭亡,而他自己永远活着。

只有丁约翰不喜欢听大家的意见。说真的,他并不以为招弟的举动完全合理,可是为表示他是属于英国府的,他不能随便的人云亦云的乱说。他仍旧到冠家去,而且送去点礼物。他觉得只有上帝才能裁判他,别人是不应干涉他,批评他的。

“舆论”开始由孙七给带到附近的各铺户去,由小崔带到各条街上去。每逢大赤包或招弟出来,人们的眼睛都射出一点好象看见一对外国男女在街上接吻那样的既稀奇又怪不好过的光来。在她们的背后,有许多手指轻轻的戳点。

大赤包和招弟感觉到了那些眼光与手指,而更加多了出来的次数。大赤包打扮得更红艳,把头扬得高高的,向“舆论”挑战。招弟也打扮得更漂亮,小脸儿上增加了光彩与勇敢,有说有笑的随着妈妈游行。

晓荷呢,天天总要上街。出去的时候,他走得相当的快,仿佛要去办一件要事。回来,他手中总拿着一点东西,走得很慢;遇到熟人,他先轻叹一声,象是很疲倦的样子,而后报告给人们:“唉!为父母的对儿女,可真不容易!只好‘尽心焉而已’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