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云华还魂记(第3/14页)

碧城十二瞰湖边,山水更清妍。此邦自古繁华地,风光好,终日歌弦。苏小宅边桃李,坡公堤上人烟。

绮窗罗幕锁婵娟,咫尺远如天。红娘不寄张生信,西厢事,只恐虚传。怎及青铜明镜,铸来便得团圆!

当晚,娉娉回到卧室,也对魏生产生了极大的关注,于是就把侍女朱樱叫来问道:“魏兄有没有睡呢?”朱樱回答说:“我不知道。”娉娉对她吩咐道:“你到东厢房偷偷去看一下。”侍女去了很长时间,回来报告说:“魏公子在烛光下若有所思,好似吟咏,接着又拿出笔来,在墙壁上题写了几行字,我仔细看了一下,是一首《风入松》词。”娉娉又问她:“你还记得这首词是怎么写的吗?”朱樱回答说:“我已经背下来了。”随即朗诵了一遍。而娉娉则蘸满笔墨,铺开双鸾霞笺纸,和着魏生的词韵,转眼之间就写成了一词,并把词作封在信封里交给朱樱说:“明早你去给魏兄送洗脸水的时候,把这个交给他。”于是,朱樱便把信封收藏在了口袋里。

第二天一大早,朱樱就按照小姐的吩咐前往。待魏生洗完脸后,朱樱便拿出信交给魏生说:“娉娉小姐有一封书信要给郎君。”魏生慌忙拆开来看,发现是应和自己题写于壁上的《风入松》词作,词为:

玉人家在汉江边,才貌及春妍。天教分付风流态,好才调,会管能弦。文采胸中星斗,词华笔底云烟。

蓝田新锯璧娟娟,日暖绚晴天。广寒宫阙应须到,霓裳曲,一笑亲传。好向嫦娥借问,冰轮怎不教圆?

魏鹏来来回回读了好几遍,仍然不舍得放下,从娉娉的词赋中能够感受到她的深情厚谊,于是便好好地珍藏在书箱中。而就在他想要细细询问娉娉的性格脾气时,夫人已经派宜童前来叫他到中堂去了。

魏生跟着宜童进入中堂,邢国夫人看到魏生来到,便迎上去对魏鹏说:“小郎君奉令堂之命,前来钱塘游学,千万不能够虚掷光阴,贪图安逸,荒废时日。这里有位姓何的儒学大师,到他门上求教的读书人,常常会有几百人;小郎君你如果能够跟从他学习,那么必定会大有进益。至于拜师的见面礼物,我也都已经准备好了。吃完早饭,你就去何先生家吧。”可是魏生自从看到娉娉后,就再也没有什么追求名誉显达的心思,心中只想着娉娉一人。不料夫人却逼着让他前去求学,虽然他勉强应承了下来,可是却不经常去何先生家。而且,还想着虽说夫人很喜欢他,但却闭口不提指腹为婚的事,反而让他与娉娉认作兄妹,总觉得心有不安,可又不知道该从何说起。于是他便偷偷前往伍相祠祈求神明能够从梦境中预知祸福,结果梦中神说:“洒雪堂中人再世,月中方得见嫦娥。”醒来后,始终不明白这两句话是什么意思,只好私下里先行记住。

一天,魏鹏和朋友一起出去游西湖,娉娉听说魏生不在家,就带着侍女兰苕,潜入他居住的东厢房,遍览房内的书籍。当她看到有传奇小说《娇红记》一书时,笑着对兰苕说道:“魏郎竟然会看这本书,不会是坏了心术吧?”说完,便在魏生卧房的屏风上题写了两首绝句。诗为:

净几明窗绝点尘,圣贤长日与相亲。文房潇洒无余物,惟有牙签伴玉人。

花柳芳菲二月时,名园剩有牡丹枝。风流杜牧还知否?莫恨寻春去较迟。

到了傍晚,魏生回来看到了诗作,知道这是娉娉所作,十分地懊悔由于自己外出不能够与她相见。于是,就用赵孟

行书字体,和着娉娉的诗韵,在花笺上写了两首诗来酬答娉娉。诗为:

冰肌玉骨出风尘,隔水盈盈不可亲。留下数联珠与玉,凭将分付有情人。

小桃才到试花时,不放深红便满枝。只为易开还易谢,东君有意故教迟。

写完后,他才发现没有机会能够带给她,正在踌躇之时,侍女春鸿突然对魏生说:“夫人听说郎君你刚刚从西湖游玩回来,担心你醉酒,专门命我拿来武夷小龙团茶来给你醒醒酒。”魏生听了十分高兴,随即就冲泡喝了一碗。接着,又随即移动身体靠近春鸿坐下,笑着说道:“娉娉既然把我当作哥哥,你又何不暂时做一下我的妻子呢?”春鸿变了脸色说:“夫人向来治家严肃,我们做婢女的只供听命使唤,怎么敢和您同枕,有辱您高洁的品德呢?”魏生说:“东园的桃李,也不过只有片刻的春光罢了,又有什么关系呢?”说着就与春鸿亲昵起来。事后,魏生对春鸿说:“我有一封写给娉娉的信,你能替我交给她吗?”春鸿说:“怎么敢不从命,我随后就会交到她的手上。”春鸿进入内室,在茶堂里遇到了娉娉,就把信交给了她。娉娉收到信后就急忙放入了怀中,并且对春鸿千叮万嘱不能够把这件事说出去。娉娉回到闺房打开来一看,原来是应和她绝句二首的诗作。读完后,不禁感叹道:“魏兄的诗作如此清畅华美,很像是他的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