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翠传(第2/3页)

不一会儿,管门的就出来了,出来后便把金生领了进去。这时,将军坐在厅上,金生先拜了两拜,起身后便详细叙述了这件事情的缘由。李将军乃一介武夫,不假思索便相信了他的话,于是就命人去告诉翠翠说:“你的哥哥从家乡来找你了,赶快出来见见。”翠翠受命出来,不过却只能以兄妹的礼节在厅前相见,彼此说的也尽是些向父母问安的话,其他的一句私房话都不能说,唯有相对悲哭而已。将军说:“你既是远道而来,一路上辛苦跋涉,想必身心均已疲累,还是暂且在我这里住下,休息休息,晚些时候我再慢慢筹谋,替你安排一个差使。”说完,随即命人拿出一套新衣服,让他换上,接着又命人将床帐被席等物铺设在西边的小书房中,供金生使用。

第二天,李将军对金生说:“你妹妹能作诗认字,那你也应该识得文墨吧?”金生说:“我在家乡以读书为生,诗书本就是立身之本,大凡是经史子集,都粗略读过,而且这也都是平日里所习用的东西,是没有什么问题的。”李将军高兴地说:“不幸的是,我生逢乱世,自小就没有学习的机会。后来,在乱世中奋起,现如今名声在外,趋附我的人也越来越多,来往宾客充满门庭,但是却没有人能够替我接待,往来书札虽然堆满案桌,却没有人能够替我作书答复。所以,你就在我的门下,当一个书记官吧。”

金生是个聪明人,不仅性格温和,还具有出众的才华,处在将军门下,更是尤为检点谨慎,不管是接待上面或是下面的人,都能够让他们心满意足。代替将军作书回函,也能够把他的意思委婉深入地表达出来。李将军越发觉得自己得到了一位德才兼备的人才,所以待他更加优厚。但是,金生原本是为了寻找妻子翠翠而来,自从大厅见过一面后,就再也没有了相见的机会。闺阁幽深,内外隔绝,哪怕只是想通个消息,也没有什么机会。就这样,不知不觉已经过去几个月了。到了九月份,西风夜起,自露为霜,金生独自在空荡荡的书房,整夜整夜地无法入眠,于是作成一首诗道:

好花移入玉阑干,春色无缘得再看。乐处岂知愁处苦,别时虽易见时难。

何年塞上重归马?此夜庭中独舞鸾。雾阁云窗深几许?可怜辜负月团圆。

诗作成后,金生便把它抄录在了一张纸上,并拆开布袍缝在了领子里面。接着,金生又把百来个铜钱交给仆人,并且对仆人说道:“如今天气日渐寒冷,我的衣服实在是太单薄了,还麻烦你帮我把衣服拿进去交给妹妹,让她给拆洗缝补一下,好用来抵御寒冷。”于是,仆人便依照他的意思拿进去交给了翠翠。翠翠心里也明白丈夫送衣进来的意思。后来,在拆衣的时候果然发现领子里面藏有一篇诗稿,读后内心伤感万分,随即另外写了一首诗,以同样的方法把诗缝在领子里面,然后命仆人交给金生。那诗为:

一自乡关动战锋,旧愁新恨几重重。肠虽已断情难断,生不相从死亦从。

长使德言藏破镜,终教子建赋游龙。绿珠碧玉心中事,今日谁知也到侬。

金生读完诗后,清楚翠翠这是要以一死相报,更加确定今生重聚已是没有指望,所以越想越是忧愤烦闷,结果竟染上了重病。后来,翠翠再三向将军请求,才被准许来到金生床前问候,但此时金生的病已经十分危急了。这时,翠翠用手臂的力量扶起金生,金生勉强才能抬起头来,他侧望着翠翠,眼泪满眶,最后长叹一声,突然离世。将军看金生也着实可怜,于是便把他安葬在了道场山脚下。而翠翠送葬回来,当夜就得了病,而且不肯服用任何药物,如此将近两个月的时间,在床上辗转反侧,忧思杂乱,难以成眠。一天,翠翠对将军说:“贱妾抛弃家庭跟随你,到如今已经长达八年了。我在外漂泊,孤苦无依,举目无亲,原本就只剩下一个哥哥,现在又死了。我的病必定好不了了,但死后请求你能够把我的尸骨埋在哥哥旁边,黄泉之下,幸有依托,也免得成为他乡的孤魂独鬼。”说完之后,就断了气。死后,将军不忍心违背她的意愿,果然把翠翠附葬在了金生坟墓的左边,结果东西两座坟墓宛然成双。

明朝洪武初年,张士诚已经灭亡,翠翠家有一个旧日的仆人,后来成了商贩,一次贩货路经湖州,偶然经过道场山下,看到一所房子,这房子用朱漆做大门,堂屋也十分华丽,槐柳树相互遮映衬托,而翠翠和金生正并肩站着。看到仆人,翠翠和金生马上邀请他进屋,问他父母存亡的状况和故乡旧事。仆人问:“娘子和郎君怎么会住在这里呢?”翠翠回答说:“起初是因为兵乱,我被李将军掳掠到这里,后来郎君为了寻找我不远千里来到这里,而将军也没有横加阻拦,把我归还给了郎君,所以我们就住在这里了。”仆人说:“小人我今天就要回淮安去,娘子您可要写封家书,让我带回去好让老爷夫人知道您最近的状况。”于是,翠翠就让仆人暂且在这里住下,然后,用吴兴的香糯饭以及苕溪的鲜鲫鱼羹来盛情招待他,还拿出乌程酒让他喝。第二天早上,翠翠便写信给父母,信中写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