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 遗(第3/5页)

十三

楼忠简谓先生(清真)妙解音律(1)。惟王晦叔《碧鸡漫志》谓:“江南某氏者,解音律,时时度曲。周美成与有瓜葛。每得一解,即为制词。故周集中多新声。”(2)则集中新曲,非尽自度。然“顾曲名堂,不能自已”,固非不知音者。故先生之词,文字之外,须兼味其音律。惟词中所注宫调,不出教坊十八调之外。则其音非大晟乐府之新声,而为隋唐以来之燕乐,固可知也。今其声虽亡,读其词者,犹觉拗怒之中,自饶和婉;曼声促节,繁会相宣;清浊抑扬,辘轳交往。两宋之间,一人而已。

[注释]

(1)楼钥《清真先生文集序》:“公性好音律,如古之妙解,顾曲名堂,不能自已。”

(2)见《碧鸡漫志》卷第二。

以上录自《清真先生遗事·尚论三》

十四

(《云谣集杂曲子》)《天仙子》词(1),特深峭隐秀,堪与飞卿、端己抗行。

[注释]

(1)在《云谣集杂曲子》内有《天仙子》二首,但观堂先生写此文时,犹仅见其一,惟不知为何首耳。兹将两首一并录之。

“燕语啼时三月半,烟蘸柳条金线乱。五陵原上有仙娥,携歌扇。香烂漫,留住九华云一片。犀玉满头花满面,负妾一双偷泪眼。泪珠若得似珍珠,拈不散。知何限?串向红丝应百万。”(其一)

“燕语莺啼惊觉梦,羞见鸾台双舞凤。天仙别后信难通,无人问,花满洞。休把同心千遍弄。叵耐不知何处去,正是花开谁是主?满楼明月应三更,无人语,泪如雨。便是思君肠断处。”(其二)

以上录自《观堂集林·唐写本〈云谣集杂曲子〉跋》

十五

(王)以凝词句法精壮,如和虞彦恭寄钱逊升(当作“叔”)《蓦山溪》一阕(1)、重午登霞楼《满庭芳》一阕(2)、舣舟洪江步下《浣溪沙》一阕(3),绝无南宋浮艳虚薄之习。其他作亦多类是也。

[注释]

(1)王周士《蓦山溪》(和虞彦恭寄钱逊叔):“平山堂上,侧歌南浦。醉望五州山,渺千里银涛东注。钱郎英远,满腹贮精神。窥素壁,墨栖鸦,历历题诗处。风裘雪帽,踏遍荆湘路。回首古扬州,沁天外残霞一缕。德星光次,何日照长沙。《渔夫曲》、《竹枝词》,万古歌来暮。”(据《彊村丛书》本《王周士词》)

(2)王周士《满庭芳》(重午登霞楼):“千古黄州,雪堂奇胜,名与赤壁齐高。竹楼千字,笔势压江涛。笑问江头皓月,应曾照、今古英豪。菖蒲酒,窳尊无恙,聊共访临皋。

陶陶。谁晤对,粲花吐论,宫锦纫袍。借银涛雪浪,一洗尘劳。好在江山如画,人易老、双鬓难茠。升平代,凭高望远,当赋《反离骚》。”(据《王周士词》)

(3)王周士《浣溪沙》(舣舟洪江步下):“起看船头蜀锦张,沙汀红叶舞斜阳。杖挐惊起睡鸳鸯。木落群山雕玉□,霜和冷月浸澄江。疏篷今夜梦潇湘。”(据《王周士词》)

以上录自《观堂别集·跋〈王周士词〉》

十六

有明一代,乐府道衰。《写情》、《扣舷》,尚有宋元遗响。仁宣以后,兹事几绝。独文愍(夏言)以魁硕之才,起而振之。豪壮典丽,与于湖、剑南为近。

以上录自《观堂外集·桂翁词跋》

十七、《人间词甲稿》序

王君静安将刊其所为《人间词》,诒书告余曰:“知我词者莫如子,叙之亦莫如子宜。”余与君处十年矣,比年以来,君颇以词自娱。余虽不能词,然喜读词。每夜漏始下,一灯荧然,玩古人之作,未尝不与君共。君成一阕,易一字,未尝不以讯余。既而睽离,苟有所作,未尝不邮以示余也。然则余于君之词,又乌可以无言乎?

夫自南宋以后,斯道之不振久矣!元、明及国初诸老,非无警句也,然不免乎局促者,气困于雕琢也。嘉道以后之词,非不谐美也,然无救于浅薄者,意竭于摹拟也。君之于词,于五代喜李后主、冯正中,于北宋喜永叔、子瞻、少游、美成,于南宋除稼轩、白石外,所嗜盖鲜矣。尤痛诋梦窗、玉田,谓梦窗砌字,玉田垒句,一雕琢,一敷衍,其病不同,而同归于浅薄。六百年来词之不振,实自此始。

其持论如此。及读君自所为词,则诚往复幽咽,动摇人心,快而沉,直而能曲,不屑屑于言词之末,而名句间出,殆往往度越前人。至其言近而旨远,意决而辞婉,自永叔以后,殆未有工如君者也。君始为词时,亦不自意其至此,而卒至此者,天也,非人之所能为也。若夫观物之微,托兴之深,则又君诗词之特色。求之古代作者,罕有伦比。呜呼!不胜古人不足以与古人并,君其知之矣。世有疑余言者乎,则何不取古人之词与君词比类而观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