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羖大夫

本篇反映了科举时代士人热衷功名的侥幸心理。

同样的标题和内容,在王渔洋的《池北偶谈·谈异七》中也有记载:“河津人畅体元者,少时梦神人呼为‘五羖大夫’,颇以自负。及流寇之乱,体元为贼掠,囚絷一室。冬夜寒甚,于壁角得五羖皮覆其身,乃悟神语盖戏之耳。后以明经仕为雒南知县。”不过稍显简略,不如蒲松龄和毕载积所记细腻生动。比较“于壁角得五羖皮覆其身”和“暗中摸索,得数羊皮护体,仅不至死。质明,视之,恰符五数”则昭然分明。

河津畅体元,字汝玉。为诸生时,梦人呼为“五羖大夫”,喜为佳兆。及遇流寇之乱,尽剥其衣,夜闭置空室。时冬月,寒甚,暗中摸索,得数羊皮护体,仅不至死。质明,视之,恰符五数。哑然自笑神之戏己也。后以明经授雒南知县。毕载积先生志。

据《聊斋志异》手稿本

[白话]畅体元是山西河津县人,字汝玉。他当秀才的时候,在梦中听见有人叫他“五羖大夫”,畅体元醒来非常高兴,认为这是一个仕途好兆头。后来,畅体元遭遇流寇之乱,被流寇剥光衣服,又被关进一间空屋子里。当时正是寒冬腊月,天气冷得不得了,他在黑暗中摸摸索索,摸到几张羊皮护住身体,因而才不致冻死。天亮了,畅体元起来看看盖在身上的羊皮,正好是五张,畅体元不禁哑然失笑,知道是神在和他开玩笑。后来他以贡生的身份被授予雒南县知县的官职。这个故事是毕载积先生记下的。

  1. 【注释】

  2. 河津畅体元:河津,县名,即今山西省河津具。清代属绛州直隶州。畅体元,山西河津县人,科贡出身。康熙初任陕西雒南知县,能缓赋恤民、捐资修学、纂辑邑乘,为县人感念。见《雒南县乡土志》。
  3. 五(gǔ古)大夫:春秋时秦国大夫百里奚号。百里奚初仕虞为大夫,后去位,于穆公时人秦执政,佐秦霸诸侯,号五大夫。五,五张黑色母羊皮。至于称“五大夫”的由来,前人的记载和理解多有歧异。《史记•秦本纪》说,百里奚被虏至秦,后逃至苑,楚人拘之,秦穆公以五张羊皮把他赎回。因称之为五大夫。由于百里奚始穷终达,所以畅生把梦中有人叫他“五大夫”误认为是自己仕途显达的好兆头。
  4. 佳兆:好的朕兆。古代占卜,在龟甲兽骨上钻孔,用火灼取裂纹。以观吉凶。这预示吉凶的裂纹,叫兆。后引申指事物发展的征候、迹象。
  5. 流寇:指明末农民起义军队。
  6. 质明:正明;天色已亮。
  7. 哑(è哦)然:笑声。
  8. 明经:明清时代对贡生的敬称。由各省学政主持挑选府、州、县学中成绩优异或资历较深的生员,贡入京师的国子监肄业,称为贡生,又叫贡监。雒南:县名,在今陕西省。本洛南县,明改洛为雒,属商州。清因之。
  9. 毕载积先生志:稿本此六字偏右小字书写,说明本篇是毕氏所记。毕载积,毕际有字载积,详本卷《鸲鹆》篇注。按,此事又载王士《池北偶谈》二六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