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第2/2页)

姜杏之不喜欢这样的满脸愁绪的自己,明明刚回来的时候,她说这辈子她要活得随心,活得开心,她要潇潇洒洒地过完这一生。

姜杏之厌弃地埋着脑袋。

“姑娘,你你怎么了?是不是我说错话了?要是姑娘不想作画,便不作了。”阿渔慌张地说道。

姜杏之摇头:“和你没有关系,我在想些别的事。”

松了手指,才发现手指被她搓得通红隐隐作疼。

“那姑娘还是进屋想吧,今日虽有太阳,但待久了也有些冷。”阿渔道。

姜杏之应声,弯腰抱着蒲月和仲秋回屋。

谁知她进屋不久,天就阴沉了下来,刚刚还高挂空中的暖阳躲进了乌云中。

四周诡异的安静了下来,风平树静。

“这天怎么说变就变?”阿渔抱怨道。

香净也正奇怪:“看这样,该不会要下雪了吧!可这才什么日子,我记得去年是十二月月底才开始下雪的。”

十五仰头看着天色,和她们说:“我们先去把被褥收回来,以防万一。”

香净点头,匆忙的把被褥收进屋。

屋内慢慢冷下来,冰人刺骨,姜杏之帮着关上窗户,站在窗前瞥见南边明山方向的天空昏暗晦冥,仿佛预感着有什么大事发生一样。

姜杏之难免更加心慌。

望着天空,片刻之间,竟然真的飘起雪花,没过多久,地上就白了一片。

“还好也到下午了,该晒的也都晒了。”阿渔和十五正在换将杏之的被褥。

十五拍拍蓬松的被子道:“姑娘晚上睡这床被子定不会怕冷了。”

“也不知雪什么时候停,估计晚上会冷,还是要将汤婆子备好。”香净在一旁点着熏香,准备熏被褥。

“知道的,不过今年这么早就下雪,庄稼人怕是要不好过了。”阿渔是在农庄上长大的,看着漫天雪花,第一个念头便是这个。

侍女们除了香净都是自小在汴京长大的姑娘,几人一边做着事,一边回忆着前几年汴京下雪的日子。

姜杏之抱着蒲月倚靠窗前的朱栏,迷茫地望着远方。

半个时辰后,正房传来消息,通知各院子,所有人都不许出院子,晚膳会有专人来送。

“姑娘就在屋里做做绣活儿,玩玩猫,老奴还要去别的院子通知,就先退下了。”传话的婆妇说完,便匆匆离开了。

香净跟上去送她。

“外头又出什么事情了,”阿渔不解道,“怎么府里看管的原来越严了。”

几人面面相觑,摇摇头。

香净回来后将探得消息告诉她们:“听说大爷换了官袍进宫了。”

今日修沐,皇帝前往玉霞观拜神只点了几位相公陪驾,其余文武百官都空闲在家,这个时辰进宫着实古怪。

“不会是陛下出宫出事了吧?”阿渔小声道。

香净厉声道:“不许胡说。”

阿渔吐吐舌头,闭嘴了。

姜杏之胸口像是堵了一口气,难掩焦虑,手中没有数,弄疼了蒲月。

蒲月对她一贯温柔,只发出一声细弱的“喵”,提醒她。

姜杏之回神,揉揉她的猫头,放她去和仲秋玩。

天色渐晚,姜杏之坐不住,揣着沉重慌乱的心情早早地上了床。

被褥带着一股温和的暖香,姜杏之窝在绵软的被子里,望着不远处交颈而眠的蒲月和仲秋,心中涌上一阵羡慕。

要是她和道长也是猫儿就好了。

姜杏之翻身望着小几上的磨喝乐出神。

女童身上的轻薄的夏衣被她换了冬袄,陆修元那边的磨喝乐男童她也准备了道袍氅衣,只是没有机会拿给他换上。

想起之前每次她让道长给磨喝乐换衣裳时,道长总是一脸变扭,可即便如此,后来她去他书房瞧的时候,磨喝乐总是穿着新衣。

姜杏之忍不住弯唇痴痴地笑起来,心中泛起甜蜜,露出了今日第一个真切的笑容。

忽然一阵急促地脚步声响起,逐渐清晰。

冥冥之中姜杏之像是意识到了什么,收了笑,本能地坐起来,看过去。

初一从外头进来,看她露在外面的中衣,走过去弯腰提起锦被环住她的肩膀,将她裹起来:“姑娘,方才吴提过来传话,说一切顺利平安。”

尘埃落定,姜杏之等了一天终于等来这个好消息。

初一已经不在吴提手下办事,自然也不知道陆修元目前的计划,但通过吴提的话,也只知道是个好消息,可她觉得她们姑娘没有很高兴的样子,漂亮的眼睛湿漉漉的,好像都快哭了。

“姑娘?”初一小声喊她。

她宽厚的手掌下隔着厚厚的锦被,都能感受到她细肩正微微颤抖着,初一很担心。

“姑娘可有话或者写封信让我带给吴提,他在外面等着。”

姜杏之有些茫然,一时也不知道说些什么,朝她摆摆手,轻声细语地说:“告诉吴提我知道啦!让道,道长放心,说完你也早些去休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