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声名鹊起 第一百二十四章 大桥之下

如此煎熬地养伤差不多十天左右,具体我也不太记得,我只记得这期间武汉曾经下了一场大雨,这场雨不但带来了大量降水,还让炎热的空气缓解了不少。而松子也并未如之前一样四处奔波探寻消息,而是每天都在家里和我们讨论一些关于“魃”的故事。

我们得到的资料有限,而且大多都来自于古籍,期间或多或少都有神话和夸大的部分在,恐怕千年之间旱灾闹过不少次,也因此出过不少回魃。但究竟多少人真正见过这玩意。恐怕少之又少。所以我们做了最好的准备,也同时打算好了最糟糕的情况。秦不空通过这些日子的调整,心情也渐渐恢复了不少,加上要不断参与我们对魃的讨论,也算是暂时转移了注意力,除了偶尔我们会在夜里听见他传来的叹息声之外,其余一切尚好。

十天之后,我们整装待发,由于知道会在地面进行挖掘,我们甚至早早就把铁锹铁铲放在了门边。考虑到这次要对付的是大尸王,于是我还特别带上了不少用来克制死尸的符咒,只不过我从未用过,也不知道到底有没有用。打符的工具是必不可少的,我也再次将秦不空传给我的苗巫弯刀重新开刃,把先前哪些缺口都磨了一下。秦不空也知道这次咱们要面临的不仅仅是鬼怪而已,而是一个尸体变成的东西,简单来讲,其根元终究是个人,只是被魔物化了。为此他还特意将自己早年学习的傩戏里,关于操控尸体的部分内容。默默熟记了一次,甚至在这十天的时间里,他还教了我几招用来防止尸气的法门和口诀,要我遇到危险的时候要立刻懂得运用,一面吸入尸气过多,回头大病一场。

说的那感觉,就好像是早就打定了主意这关依然是我当主力一般。

而我始终未能说服秦不空把金刚橛让我保管,他说自己曾经犯过一次的错误,从此就不会再犯,而且秦不空如果没有武器傍身的话,也会很容易被击垮。松子则简单多了,带好罗盘和我给他的铁剪刀,一个用来寻路问事,一个用来简单防身,剩下的,只要脑子没被装傻,就是对我们最大的帮助了。

动身那天,我们熟门熟路地赶到了江边,这一路走来,正好就是我们当初一言不发满大街都是魑变幻出来的鬼魂那条路,即便时隔多日,再次走上这条路的时候,我依旧不免心有余悸,好在一切正常,我们很顺利就到达了江边。

从江边到那个小土坡上。其实是没有路的,只是坡并不算很陡,爬上坡之后便是一块非常开阔且相对平整的空地,见尺大约有一个运动场的大小,也许以往都是远观。在雄伟的长江大桥映衬之下,这块地方显得并没有多大,但直到站上去之后才发现大得远远超过了我们的想象。

此地本来就少有人至,最近的人家也远在一里之外,且不能直接观察到我们。而唯一能够看到我们的地方,就是那大桥之上的人了,只不过距离太远,估计就算真的看见我们,也会认为是几个放风筝的少年吧。不过为了保险起见,我们在开始正式寻找之前。还是先透过松子的分析,排除掉几个完全不可能的地方,例如土坡的边缘这种明显不会修建高楼的地方。最终将地方锁定在土坡稍微靠近长江方向的中心点。

由于我并没有去过黄鹤楼,只是在几次乘船到武昌的时候,在船上远远看过。于是根据我的目测。那范围其实不小,但是既然我们需要先找到基座,那么就应该只在中央的区域。秦不空围着中央的位置洒下了一层黑灰色的土,具体是什么东西我就不得而知,但是他告诉我那是用来“画圈占地”的,意思是圈内的地盘让我们给占了,别的东西都不能待在这里。显然这样的招数对魃这样的东西毫无作用。

我们到的时间挺早,在做完准备工作后,其实还没到中午。按照之前的推断,中午是一天之中阳气最旺的时候,相应的也是最炎热的时候,所以如果魃是伴随着干旱的话,它应当喜欢这样炎热的时刻才对。可是我们找了很久,也未能够察觉到魃的半点踪迹,起初我还以为是松子对地点的推测出现了偏差,可是在下午三四点左右的时候,秦不空一锄头下去,很快就挖到了一些石头结构的基座,在石头的缝隙当中,还有用来填充保持稳固的木料。很快我们就顺着这个痕迹清理出一个八边形的大基座出来。此地唯一的一个八边形建筑,就是黄鹤楼,于是我们断定,这个地方没有出错,就是黄鹤楼的旧址。

这就很奇怪了。按照常理来说的话,在我们挖到旧址的第一时间,就应该察觉到魃的存在,可我们一直等到接近黄昏,依旧没有察觉到任何动静。眼看天色渐晚,松子提议要不然咱们今天先回,明天继续,如果等到明天中午再没动静,咱们就开挖地基了,还省得打一架。但是秦不空却一直看似在闭目养神。这时候突然说道,不了,咱们今晚不回去,就在这儿待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