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鬼戏(第2/15页)

谢如秀的话果真打动了我,于是我决定出发去杭州,让我惊讶的是,谢如秀这小子也要去。我心里想着多一个人就多一份力量,所以并没有拒绝。

就在我们即将出发的前夕,唐川突然上门了。

唐川是唐乐枫的哥哥。唐家兄妹都喜欢爬山,我们因此而相识。他接到了报社通知的时候人还在外地,得知妹妹在杭州失联,就急火火地赶回来,找到我这里,大概是想从我这得到一些线索。

唐川得知我们要到杭州寻找他妹妹,十分惊讶,之后就决定和我们一起走。于是第二天我们一行三人,踏上了开往杭州的火车。

2

在火车上,我找出唐乐枫给我发的那张戏楼的照片。我跟两个男记者了解过,他们所到之处没见过戏楼,就是说这张照片是他们分开后拍的。而且我问唐乐枫戏楼是不是杭州的建筑,她说不是,之后就联系不上了。我想,这里很可能就是唐乐枫失踪前的所在地。

从照片上看,戏楼外观上还不错,并没有因为时光的流逝而显得破败不堪,反而因为那种“旧”而显示出一种古朴大气,显然是有人专门打扫维护,说不定现在还在使用。

旧时的戏楼,都很气派,这小小的戏楼,就犹如一个博物馆,记载了中国戏曲的兴衰沉浮。通常,戏楼都是镜框式,三面敞开,一面留作后台,一侧还设有上下场门。照片上看到的这座戏楼,也是这个形制。

戏楼共有两层,戏楼的上方悬着一块刻有繁体“百机楼”字样的匾。两侧则挂着刻有“演悲欢离合,观抑扬褒贬”字样的对联。

我看着照片,心里突然有了主意。这样一座富有特色的戏楼,并不是随处可见,说不定有人能认出它,我只要顺着这条线索,肯定能找到唐乐枫。

我把打算跟唐川和谢如秀说了,他们都表示赞同。

到了浙江省之后,我们几个在杭州停留了一天,报社早就知会了杭州警方,两个男记者提供的线索可有可无,我知道的线索唯有手机里的一张照片。

我把照片和我知道的一切上报给杭州警方,唐川补充了一些唐乐枫的个人资料还拿出几张照片。照片上的唐乐枫面对镜头笑得十分甜美,耀眼得就像天上的阳光,我越看心里越酸。

谢如秀同情地拍了拍我的肩膀,我把心中的难过压下去,努力想着我们的目标。接下来就按照我在火车上的想法,先找到照片上的戏楼所在地再说!

我们三个人站在人来人往的街道上,各自拿着一张冲洗出来的戏楼照片和唐乐枫、张玥的照片,一遍遍地询问着,大多数人看都没看就走开了,少数人表示不知道。

我茫茫然地看着车水马龙,看着川流不息的人群,心里的急切变成了恐惧,恐惧又变成了荒凉。

我们三个在杭州最热闹的街道上站了大半天,生于东北的我不习惯这里酷热的天气,嘴唇也因为说了太多的话而干裂,嗓子像要冒烟一样干渴。我接过谢如秀递过来的一瓶矿泉水,咕嘟嘟灌进去半瓶,剩下半瓶都浇在了脑袋上。

冰凉的矿泉水让我浑身一凉,我看着和我同样狼狈的两个人,打起精神继续揪着人看照片。

终于皇天不负有心人,我问到一个中年男人。他说,这座戏楼他曾经在一个小镇上见过,小镇距离杭州颇远,大概要大半天的车程才能到。

我对中年男人千恩万谢,三个人急忙奔赴汽车站,终于坐上最后一班客车,向着小镇进发。

客车上,我看着照片默默不语。

唐川说:“就算找到戏楼,也不能证明乐枫就在那儿,顶多证明她们到过那里。”

唐川这话说得没错,只是不管是不是那样,我们都不能放弃一丝希望。虽然并没有太大把握,但是我让自己坚信,我们肯定能找到唐乐枫她们,并且完好无损地把她们带回去。

我默默地点点头,没有说话。

客车到达小镇的时候,已经是晚上八点多了。月光下的小镇,带着一种独特的朦胧与静谧,美丽得像一首诗,一个梦。

这里虽然是古镇,可是现代化的建筑和设施也有不少,我们顺着大街走了一段,就看到一家时尚旅馆。

唐川若有所思地说:“乐枫她们出门在外,肯定要投宿。”

我和唐川对视一眼,齐声说:“进去打听打听。”

古镇上的时尚旅馆,和大多数的旅馆一样,讲究的是简洁明快。一进门就看到一个小巧的前台,一个四十多岁的妇女正坐在里面边玩手机边嗑瓜子。

她看到我们仨,立刻露出一个热情的笑容:“欢迎光临,三位是要住店吗?”

唐川点点头:“我们住店,要三个标间。另外老板娘,还要向你打听个事儿。”

老板娘笑起来一脸福相:“你问吧,这镇上就没有我不知道的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