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死亡航程 第十七章 幽灵骨船(6)(第2/2页)

虽然有的人及不情愿碰那些死人的东西,比如Miss朱,她一摸那些骨头就干呕不止。不过在生死攸关的时候,谁不听指挥,相当于和众人对着干,那是绝对没有好果子吃的。在众人的白眼和咒骂声中,Miss朱也只能硬着头皮把一根根骨头拿到眼前仔细查看。

船舱里的白骨堆成山,数目巨大,再加上这些白骨已经在船舱里沉睡了千年的光阴,又脆又硬,并不容易检查。

排查耗费了大家非常久的时间。其间大家如果肚子饿了,商海帆就会为大家捕鱼来充饥。好在船下的海水虽浅,里面却有无数的鱼儿供人吃喝。

由于洞中没有白天黑夜的区分,所以大家都用吃饭来计算时间。总之,当大家吃了七顿饭之后,全部写有文字的人骨,终于被从如山的骨堆中找了出来。

然后,又花了三顿饭的时间,在廖正阳的努力下,那些在骨头上尘封了千年的秘密终于揭开了它神秘的面纱。

刻下这些文字的是一个谜一般的人物,他是纵横家鼻祖鬼谷子的关门弟子。他博学多才,通晓辟谷、气功、修仙,武术、医学、天文、航海等知识,且同情百姓,乐于助人,在沿海一带民众中名望颇高。此人于始皇登基前后来到秦国,成为当时名噪一时的方士。后来,他被始皇派往东海,求仙采药,一去不返。

有人说他来到了东海的一个小渔村,见那里民风淳朴,夜不闭户,于是便留了下来。

也有人说,他此去一直到了琉球(日本),成为了日本历史上第一位天皇,神武天皇。至今在日本的歌山县新宫市还有他的墓和神社,每年11月28日人们都会祭祀他。而日本历史上从宇多天皇到龟山天皇,也曾经对他进行了80多次的祭祀,直到明治维新才停止。

还有人说他出海之后,便不幸遇到了海难,从此便葬身大海。

时至今日,他的东渡去向还是一个未解之谜。

徐巿!秦朝第一方士徐巿。白骨上的文字竟然是他所刻!

当廖正阳宣布这个结果的时候,闻南和甄雪不约而同地看向了对方,他们的脑海中同时浮现了一个名字。

萧凌虚,如果他看见了白骨上的这些文字不知道该有多高兴?可是他现在在哪儿呢?

白骨上的文字记录了一些被掩盖在了流光中的历史。而这些历史是任何一本史书上都未提及的。这些文字的出现,无疑是对历史的重新改写,使在场的所有人都陷入到了深深的震惊之中。

“二十八年,皇使屠睢、赵佗平百越。屠睢残暴,嗜杀如命。越人莫肯为秦虏,皆入丛薄中与禽兽处。相置桀骏以为将,以巫攻秦人,大胜,杀尉屠雎。”①

“睢既没,秦兵伏尸流血数十万,方圆十里之内,皆有血雾冲天,鬼嚎之声,盈盈于耳。民皆以为有鬼作祟,莫敢近。”

“战既败,佗谓越人以邪事禽兽。皇大怒,因使巿随军岭南。既入血雾,秦尸皆肢体残缺,骨骼尽断,面露狞色。佗不欲再战,遂明战暗和。”

※※※—

  1. ①屠睢,秦朝统一岭南地区时的统兵将领。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于公元前222年派遣大将尉屠雎率军五十万,后来因水土不服以及后勤给养不便而几惨遭全军覆没的惨败。

    赵佗,秦朝著名将领,南越国创建者。赵佗是南越国第一代王和皇帝,前203年至前137年在位,号称“南越武王”或“南越武帝”。

    秦灭六国之后,秦始皇把目光放到了南边的百越之地(也叫岭南,就是现在的广东和广西)发动了对百越的战争。秦与百越战争,总共发生了三次。第一次是公元前219年秦始皇命令屠睢率领五十万大军南下攻击百越;第二次是公元前214年秦军在任嚣和赵佗的率领下攻击百越之战,该战平定了百越之地,统一岭南,设置了南海、桂林、象郡三郡;第三次是公元前210年,秦将赵佗攻瓯骆之战。这三次战争被统称为“秦始皇三征岭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