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部 祝由葬尺 第一百七十五章 何五行(第2/3页)

“大姐,您这是……”卢太官惊讶道。

王婆婆没答腔,对何五行说道:“你可知道我是谁么?”

“大姐是谁?”何五行战战兢兢的问道。

“哼,回去问你师父,‘客家圣母’是哪一个?祝由的后辈传人中竟然没有一个是争气的,滚吧。”王婆婆撒开了手,愠怒道。

何五行尴尬万分的站立起来,眼睛望着卢太官。

卢太官转脸对王婆婆说道:“大姐,我同五行说两句话好么?”

“请便。”王婆婆随意道。

卢太官拉着何五行走到大堂外。

“卢先生,我……”何五行嗫嚅道。

“不用说了,你先回去山顶道911号,替我盯着吴道明他们的一举一动。”卢太官吩咐道。

“是,卢先生。”何五行应道,低着头匆匆离去。

王婆婆笑眯眯看着明月,和蔼的说道:“明月,拜我为师吧,你会成为真正的中原祝由科传人。”

明月清澈的大眼睛望着王婆婆,半晌,摇了摇头,幽幽说道:“我一定要见他。”

“见谁?”王婆婆不解的问道。

“我生命中最重要,也是唯一的一个男人。”明月叹道。

“可以告诉婆婆么?或许可以帮到你。”王婆婆说道。

“他说过,来年毕业后就会回来娶我的。”明月声如蚊蝇般。

王婆婆望着明月楚楚可怜的模样,甚是于心不忍,她缓缓说道:“好孩子,有什么冤屈告诉婆婆,婆婆替你做主。”

“他是一个好人,他爷爷也是一个好人,他们是不会下毒害死我的,我要向他问清楚。”明月低下头喃喃细语着。

王婆婆早已看出明月是刚刚由中阴身恢复过来的,这孩子一定有难言的苦衷。

“那个男人在哪儿?”王婆婆问。

“京城。”明月抬起了眼睛。

唉,世人终究是勘不破“情”关,当年自己与古仙亦是为情所困,到后来竟为阴阳两隔,曾经同枕之人早已化作累累白骨,而自己却年年独守空房,睹月夜而思人,闻清风而断肠,想到此,不由得心生同病相连之感。

卢太官走回到了餐桌旁,轻轻的坐在了椅子上。

“你死了有多少年了?”王婆婆突然问他道。

卢太官一愣,脸色一红,许久,才支支吾吾的开口说道:“1942年6月,缅甸野人山,算下来已经有33年了。”

明月在一旁闻言睁大了眼睛,吃惊的望着卢太官。

“你是中国远征军?”王婆婆说道。

“孙立人长官麾下38师中校团长吴太官。”卢太官说着身上打了个寒颤。

王婆婆点头道:“嗯,我听说那次战死了不少人。”

卢太官道:“中国远征军将士3万余人命丧野人山。”

“你又是如何见到秃头老妇的?”王婆婆问道。

卢太官眼圈红了,顿了顿,慢慢地叙述了一段悲怆的往事……

1941年底,太平洋战争爆发,日军入侵缅甸,企图切断滇缅公路通道,阻止援华战略物资的输送。为了保卫滇缅公路,1942年3月,国民政府抽调了10万精兵组成远征军奔赴缅甸,和英美盟军携手抗日。但后来因为盟军配合不力,战斗失利,远征军不得不向国内撤退。日军切断了远征军的归国通道,杜聿明长官选择了一条无比凶险的回归之路——穿越一片叫做野人山的原始森林进入国境。

缅甸北部是热带原始雨林,经常有野人出没,而被称为野人山,绵延千里,纵深200多公里,山上乔木遮天,终年不见天日,猛兽成群,蚂蝗遍地,大部队难以补给,5月底,中国远征军抛弃了所有的辎重,退却到了密支那以北。1942年6月,数万名疲惫不堪的远征军战土走进了这片原始森林,开始了他们的“死亡之旅”。

数万将士在茫茫的大森林中迷失了方向,不久,他們吃光了带来的粮食,陷入了饥饿中,负伤的200师师长戴安澜将军就死在了这里。原始森林里潮湿窒闷,蚊蚋以及千奇百怪的小虫成团飞来,尤如云瘴,虐疾、回归热、破伤风等肆虐流行。有的士兵发高烧,一经昏厥,倒地即为蚂蝗吸血,蚂蚁啃啮,加上大雨冲蚀,数小时间即变作白骨,到处可以见到中国远征军因病困饥饿而死的将士白骨,常常是一堆白骨围着枪架而坐。

正当最后走投无路之际,一架美军巡逻饥发现了原始雨林中的这些绝望的中国军队,于是派了很多架次的C-47运输机投下大量的药品、食品、服装等,甚至还有刮胡刀和木梳,最关键的是空投了几名勇敢的联络官,最终,就是这几名联络官带着这些活下来的中国远征军走出了野人山,渡过了怒江,回到了云南,剩下的只有三千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