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惊见黄河龙(第5/9页)

我还是头一次这么近距离地面对着一具枯尸,尤其是我在我和他正面距离小于五十厘米的时候“他”竟然开口说话了:“你在看啥呢?我刚才喊你半天你咋没声呢?”

差点一口气没喘上来,脑袋直接嗡了一下,紧接着就感觉有一只手搭在了我的肩膀上。

“啊,妈妈啊,救命!”事实证明,我当时脱口而出的这句话是多么的丢人,以至于后来老钟他们一帮人只要想臊我,就捏着嗓子喊:“啊,妈妈啊,救命!”然后我就会想一头碰死在他们面前。

声音和手都是老柳头的,原来他在洞口守候了半天不见我回转,也不见有回音就着急了,把长筒电筒拧掉了几截,抄着这支改造的便携手电尾随而至。

他用电灯照着我的时候,我正和蹲坐在身边的那具干尸在“对眼”,他第一反应就是我被“魔怔”了,随即一掌拍在了我的左肩上,哪知我当时是被吓得愣住了,还以为是干尸突然复活了,所以就喊出了那句让我下半生都无地自容的话。

谁知道老头儿并没有嘲笑我的失态,而是看到这个嘴含玉管的干尸以后吃了一惊:“黄河龙?”

惊吓了半天以后我也回魂了,老头儿的这句话让我一愣,“什么黄河龙?”

“你没听你爷爷说过‘漠北鸟,江南渔,黄河龙难压中原虫’?”老头儿一脸不可思议的表情。

我摇头:“不知道!”心说我倒是听老钟说过,跟武侠小说似的。但这次我学聪明了没表示出来。

“他是民国末年黄河南北岸都闻名的盗墓贼,生性孤僻,特立独行,曾经跟几大盗墓世家一起守卫过督军墓,但是因为此人无家无门,行踪诡异,而且水性极佳,所以人们用神龙见首不见尾来比喻他,都叫他黄河龙。”老头儿似乎见到了故人,一下打开了话匣子。“此人与你太爷爷曾经很是要好,因为他有两点和你太爷爷相同,第一,他反对盗墓,第二,他嗜好各种机关术。”

“反对盗墓?”我用手电照住那具干尸的小黑辫子,感情还是个满清遗老,“那他还叫盗墓贼?”

老头儿怅然一叹:“他是盗墓贼中的异类,一生酷爱各种技巧机关,以钻研破解各种能工巧匠留下的阵局和机关为乐事,足迹遍布三山五岳的大小墓穴,遍掘大小坟墓千余座,而且从无失手,相传乾陵有隐室十九间,世间人不为知,而此人悉数发掘,视机关陷阱毒烟瘴气如无物,从容进出,还有茂陵、北宋众陵也尽皆发掘,都全身而退。”

天啊,老头儿说的这些陵墓随便拿出来一座都可以举世震惊,虽然其中很多陵墓在历史上屡遭洗劫,但按照他的说法,这个人竟然可以进入那些连史书上都不曾记载的隐室。我开始带着敬意看着这具枯小干巴的尸体,那歪斜在一旁的头颅似乎依然倔强地诉说着自己的辉煌。

老头儿似乎嫌这些事迹带给我的震撼不够,又说:“他不仅精通机关数术,而且精研周易八卦,先天五行,风水定穴术,是盗墓贼中不世出的奇才,有人曾经传说他在骊山迤逦十余日夜入祖龙山陵,遍巡九鼎十八室,然后空手而出。”

“他找到了秦始皇陵?”面对这具干尸,此刻我只剩下了敬仰,太牛了,要知道,时至今日,现代人连卫星都用上了,依然无法准确地定位秦始皇陵,而这位哥哥竟然进出如自己家门一样方便。

“当时军阀四起,世道迷乱,人人自危,谁还去管这些啊,但是有一种人生来就是一根筋,就是被人讥笑为遗老的守陵人。那些受了皇命赦封死守坟墓的五大巡山将军追逐了他三年,但是依然被他脱逃,后来守陵之战,他以六十岁的高龄参战,但是日军破陵之时他奇迹般地无影无踪,再也没有了音讯。”老头儿述说这段故事的时候不自觉地带上了仰望的色彩,搞得气氛一下悲壮起来。

后来的后来,爷爷补充了这个名叫黄玉卿的清末算学举人盗墓的真正原因。原来,他这个高中秋闱的算学举人精通格物之术(就是机关物理学,古代叫格物),年少中举,真可谓春风得意一时无两,可就在他人生的最巅峰时刻发生了两件足以改变他一生的事情:第一件,皇帝倒了,大清瞬间变民国;第二件,他最钟爱的那个日诵千言、出口成章的小儿子却突然重病,再也不能说话。时值清末,乱世之秋,黄举人带他医遍黄河上下依然无果,后来不知道听谁说在邙山上某名医陵墓中陪葬了奇方,能救人性命,遑措之下,黄举人夜探名医陵,结果被人出告,当时民国的势力还没有达到各地,巡山将军将其出告至洛阳,他被革去功名投入大狱,就在他要被处死之际,民国革命军到达了那里,他获救了,可是他的小儿子却病死了,家庭也早已支离破碎。出狱后的他就以出入各大陵墓为乐事,但是他盗墓不同于那些盯着黄白之物的盗贼,一是破解墓里的各种机关,二是捡拾古人陪葬在墓里的奇书异方,凡是听说哪里有设计蹊跷的建筑、地宫和陵墓他总要去尝试,后来守陵之战之后,他就再无音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