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分别(第2/5页)

好说歹说,哑巴总算是答应多留下来住一晚,没人知道他在今天晚上以后,将会去向何方。而多年来压在心里的秘密今朝一股脑的说了出来,对于哑巴来说,也是一种释怀。所以不难看出,所谓心事心里压着有事才叫心事,当一切都放下的时候,轻松的感觉顿时就出现在了脸上。那天晚上,我们每个人都有心事,师傅因为和那家后人的关系重修旧好,而感到温馨和高兴,师姐跟董先生因为总算是洗清了自己的嫌疑,所以也心情不错。而那家几兄弟尽管算得上是辜负了父亲的遗愿,但这样的方式反而让他们卸下了家族责任的重担。哑巴装哑了几十年,可能一辈子都没在一天内说过今天这么多话,于是红光满面,笑意盎然,说个不停,却大多都是那家几兄弟小时候的趣事。我年纪最小,也许是经历得少的缘故,我那这一场古滇族村落之行,当成是一个传奇般的经历。

当天晚上,那家人到村口贴了大字报,意思大概是在说古滇鬼师后人和四相道之间的恩怨今天起总算了结了,大家还是好朋友,然后杀猪宰羊,还从村子里别的大户人家借了不少厨子仆人等,做了满满几大桌子菜肴,了解真相后的我们恩怨尽释,也都喝了不少酒。我算是个好酒的人,也不知道为什么,从十来岁就开始这样,而且酒量还挺好。但是跟这些人在一起,我却怎么都没办法充老大。眼看自己不是对手,就趁着还没醉的时候,早早离席,在院子里和村子里闲逛,来这里也都一整天了,还没仔细参观过这个村庄,我本来想要邀约师姐跟董先生跟我一块在村子里走走的,但是他们说累了一整天了,于是就请那家人安排客房先休息了。师姐终于沉冤得雪,今晚她一定睡得比十年来的任何一个夜晚都要踏实。

于是我只能一个人闲逛。村子里的生活和城市有很大的区别,通常这个时候的昆明街头还灯火通明,各种在路边摊或者小食店里的食客都在大声的喧哗着,甚至会有不少人因为喝了几杯酒,于是冲动上脑,开始拉着身边的人一个劲的讲知心话,平日里嬉皮笑脸不务正业的人,也能在这个时候感性一把,成为一个有想法的人。而村子里此刻却比较安静,这里估计是没有开通闭路电视的,所以几乎家家户户的楼顶上或者院子里,都摆放了一个用于接收卫星信号的接收器。中国的村镇建设一直都做得挺不错的,村庄早已告别了黑灯瞎火或需要蜡烛油灯的岁月,除了那些特别闭塞的山村外。所以沿着村子里的小路一路朝着山坡上走,路上的光线还是挺足够的。古滇族的村子和汉族的村庄有少许不同,我们的村子也许两家之间看似很近,但是要走的话却需要点时间,或许在沿途能够看到三个两个在草堆中的土地公泥塑,但却很少有人来参拜。但是古滇族却不同,也许是千百年来习惯了群居的生活,他们的家家户户相隔并不远,而每每走不了多远,就能在路边看到一种类似藏传佛教玛尼石堆的东西,这说明即便是这么一个尚未完全开化,文明程度远远不如城里人的小村庄里,他们依旧有自己的信仰,有些学者专家们说,信仰容易让人麻痹,他们相信的是人定胜天,但若是这些村民缺失了这么一种固有的信仰,他们的生活起码会变得不再麻痹,但却麻木不仁,就如我们一样,麻木的生活着。

和汉族的农村一样,这里充斥着各种各样的猫狗。几乎是家家户户都有。而那些狗却都不约而同的在我靠近他们的屋子的时候,开始汪汪大叫。放心吧,你们家没有扇子,我不会来偷的。途中遇到不少举在一起聊天抽水烟的村民,由于我们白天那么一闹,村子里的人几乎都知道我们的样子了。而每当我靠近人群的时候,他们总是突然收声,然后让我察觉到聚拢在我身上的目光,待我稍稍走开一点,一些低声的议论就出来了。虽然听不懂他们的语言,但是我知道他们一定是在议论我们这群村子里的不速之客。村子里的夜晚没有过多的喧嚣,这让我这个比较喜欢安静的人觉得很舒服,走了一圈后,开始往回走,眼看也差不多到了夜里9点多了,农村缺乏娱乐活动,想要打麻将恐怕连找出一副麻将牌都困难,于是我寻思着回那家老屋让他们安排个房间,早点睡了,明天一早早点回昆明。

等我回到那家老屋的时候,他们的酒席依旧在继续。和我离开时候不一样,这时候那家老屋的院子里,有几个蹲在地上玩竹棍的小孩。其中一个小孩我认识,就是那家不知道那个兄弟的孩子,上次被我骗去撞门的小笨蛋。他一看到我来了,伸出手指扒拉了一下下眼皮,然后吐出舌头对我做了一个难看的鬼脸。于是我笑着问他,这么晚了还不赶紧去睡觉去?你作业写完了吗?那小孩说他爸爸还在喝酒,他在这里等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