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部 插入的说明!(第2/3页)



江烁不是全知的上帝,他只是负责见证一切,搜集他所知道的一切,加以分析,得出结论而已。

就这么简单而已。

按照一个人物的人格来说,他是不可能有那么多精力和能力去分辨他所见所闻的每一件事的。这次是作为一个正常人应该具备的特质。你不能说江烁听到了万锦荣会把他沉阴河之后,第一个反应是思考,秦一恒参与没参与这件事呢?阴河到底水有多深呢?这些都是不符合逻辑的。

作为一个正常人,听说了自己要沉阴河这件事肯定一个念头是为啥啊!

为啥我要沉阴河啊!

就这么简单啊。

甚至,当一个人面临危险的时候。譬如地震,山体滑坡。

他的本能不是跑和害怕。而是站在原地思考山体为什么会滑坡呢?是因为植树造林没有完善吗?是因为近年来此地降水太少了吗?这怎么可能呢?

事实上当你经历了这一切之后你会关心这些问题吗?

你只会关心,我家里的财物没带出来怎么办?有没有人会安顿好我的生活,救援物资怎么时候能送到我手里来。这样才是一个正常人啊。

所以当江烁看见谜团,不得不逼迫自己去解答的时候,他已经是在一路走来的过程中成长了,坚强了。但即便他在坚强在成长,也不能超脱一个人的基本人格才对。

因为他首先是一个人类,其次才是江烁。就这么简单。

--------------------------------------

上一段不知不觉扯的有点多,估计大部分人还可能会看不懂。

那这一段就讲点更实际的。

坑。

坑会填吗?当然会,从第五本开始写起,我就一直在填坑。

我不逃避填坑这件事。

有人说我肯定填的不完美,这个我没办法拍着胸脯说,我可以填到每个人都觉得满意。

因为本身这故事的很多事情就不应该是作为主人公的江烁可以知道和理解的。

比如,你回头问我,阴河是怎么形成的?

我很想告诉你,可是我无法用江烁的嘴说出来。因为他是江烁,整本书的第一人称叙述者,他不知道阴河时怎么形成,小说里就不可能写出来。

除非这本书是第三人称视角,我可以站在上帝的角度叙述每一件事。否则这些强制插入的填坑就不是小说了,而是课本了。这样真的有意思?

而且,我的读者朋友们。

你们在考虑某些事情的时候,能否尽量的理性一点。

文中所述动所有东西不外乎,江烁见到的,江烁听到的,江烁知道的,江烁猜测的。

而江烁见到的屎,他又没吃,只是他认为是屎而已好吗。

即便江烁真的去吃屎了,他也是站在自身主观分析这东西是屎,因为又没有任何的权威认定可以出具证明。

同理,秦一恒见到的也一样,万锦荣见到的一样。白开或是真龙见到的还一样。

每个人都是有主观的分析和他们自认为站得住脚的理由和道理。

但谁是权威的?

没有人是权威的,这东西就没有个权威之说。

我不可能在写作的过程中加一段os,此处得到过官方作者认可的解答,此处乃人物江烁的个人简介,与本作者无关。等等等这样的话出现的。

那样就不是小说了。

--------------------------------------

最后说说凶宅这本书。

不多不少写了三年,快也好,慢也罢。

将近八十万字。平均下来每年写了二十几万字。作为一个写作者来说,我认为不慢。

作为一个各位常见的那种网文写手来说,简直是慢爆了。

正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有时候我很想快,但感觉不到那个位置,时间不够宽余,当时的心境不够平静,都很难动笔。这不是我任性,而是我对于自己有一些要求。

凶宅12年横空出世,所有人都会认为是一部划时代的畅销作品。

但没成想因为各种出版审核的问题,凶宅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不过我很坦然,有人喜欢故事就好。

我依然觉得光荣和幸运。

坦白说,我在这里写文一个月的收入比不上我随便写一个短篇丢到任何地方。

能完成纯粹是为了给当时看这部作品的人一个交代。

所以我的剧情伸展没有受到出版方的绑架,没有迫于审查的妥协。原汁原味的就都在这里了。你们喜欢也好,不喜欢也罢,我真的是尽力了么么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