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第2/3页)

这,简直不知所云。

他们甚至怀疑宣和是否真的理解这话是什么意思。

宣和环视一周,心道你们不给我面子就不要怪我了。

他先是将矛头对准了柳院判:“裘老的医术高明不在大人之下,他又是在宫外行医,想来对百姓的了解要远胜柳大人,柳大人说此法不可信,却不知裘老已经在济世堂研制丸药一年之久了。”

柳院判自然不服气,但偏偏宣和说的不是别人,是裘老,是当初救回了先帝的人,他还真不能反驳,至于宣和说的另一个点,那也是事实,他在宫中,身份是够高,接触的病人却远远不如裘老多。

无话可说。

宣和怼完一个又看向方才说看病要找郎中的人,他不认得这人,也没有想要了解的**,因此开口就是“这位大人”。

“大人可知,寻常百姓是生不起病的,一来许多药材价格高昂,二来大夫也少,即便是用得起药也未必能请得着大夫。医术精湛的大夫可不多见,而这丸药俱是名医研制的通方,大人说,那些请不着大夫看不起病的人愿不愿意试试这丸药呢?”

宣和说完也不给人反驳的机会又开始集火下一个,他收回视线,在人群中扫视,他已经记不起来方才说商人重利的是哪一位了。

找不到人他就看着哪个方向直接说了。

“朝中无人不知本王做生意,户部还欠了本王不少银子,大人方才说商人重利,莫不是在影射本王?”

那人似乎是没想到他会直接说出来,不承认显得他很没担当,承认了又讨不着好,一时间进退两难。

宣和就从他的脸色分辨出来了,哦,原来是这位。

商人重利是不错,却也不是都没有良知的,遇上丧了良心只要钱的黑心商人,宣和第一个不会放过,但仅仅是因为做生意就被人歧视未免有些不公。

他嗤笑一声:“大人未免小瞧了本王,这些许银子本王还不放在眼里。”他像是想到了什么,话头指向了王座上的人:“陛下的私库或许还比不上我。”

他居然当朝就说皇帝没他有钱,活脱脱一个恃宠而骄仗势欺人不知天高地厚的纨绔样。

但谢淳脸上没有一丝不悦,仔细看,或许还带着些笑意。更让人想不到的是,他还点头了。

他居然默认了宣和的话。

众人这才反应过来,这一次,恐怕又是陛下授意的。

果然,见宣和说得差不多了,谢淳便替他们做了结,退朝前说了一句叫人多想的话:“柳大人,医者仁心。”

其他人最多只是揣摩错了陛下的心思,从谢淳的反应看,也算不得多严重,柳大人就不一样了。

谢淳那四个字是在敲打他,柳大人脸色煞白。

太医院一向有自己的行事准则,看病的时候求稳,偶尔被陛下召来朝议就做出一副醉心医术不谙朝政的样子。

他方才那样做,一来自然是不想担什么责,二来越确实仗着皇上一般不同他们计较,报了当初的仇。

没想到谢淳直接给了他四个字。

柳大人今日因陛下召见满面红光地来朝议,最后却是被人搀回去的。

宣和不知道这些,下了朝他就去了坤宁宫。

今日太后迁居宁寿宫。

后宫之中难得有这样大的动静,只是忙碌之中宣和反倒觉出几分清寂来,这坤宁宫加东西六宫还不知道要空多少年。

也未必,说不定,谢淳就反悔了呢?不能有孩子还不能娶妻纳妾么?宣和想了一下将来这宫中莺莺燕燕百花齐放的样子,皱了皱眉,不是很高兴。

虽然都是宫,但宁寿宫其实比坤宁宫大得多了,毕竟也不是一个人住。相比于坤宁宫的大气华丽,这里显得更宁静平和,

宣和原先不常到这,也知道这里不是这样的,应该是那老太太迁走之后做了一番是修缮整理。

宁寿宫在东边,东六宫的东边,从养心殿过去有些距离,因而宣和去了没多久就被打发回来了,他娘嫌他碍事。

说是这样说,但宣和知道其实是因为谢淳也要迁居养心殿了,他同谢淳一起,自然也有些事。别的不说,要整理的书就少,尤其是某些不能见人的,还是亲自收拾老的妥当。

皇帝迁居自然要寻个良辰吉日,养心殿的后殿也而被重新布置了一番,宣和刚进的时候吓了一跳,屋里用的竟然全是不带灯罩的红烛。

洞房花烛四个字浮上脑海。

他愣了一会儿才反应过来,这是住过来的第一日,他当初刚入王府也是这样的。

宣和后知后觉红了脸,好在有橙红的烛光掩护,看不大出来。

谢淳也没料到他能想到那里去,见他愣住以为他是有什么不满。

又就按宣和只是愣了一会儿,什么都没说,谢淳就带着他过了中堂往东走,宣和看了屋内的摆设,觉得这间大约是给他住的,不过也说不定,毕竟是当皇帝的人了,总不能一直跟在王府里头似的寒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