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第2/3页)

谢淳应了一声。

“那宫中如何?”

“不知,”看到他的眼神,谢淳又加了一句:“老三进宫了,老六在联络世家。”

宣和有点不可思议,皇帝把亲卫就交给你们了,不就是让你们去立功的,一个两个往外跑是什么意思。

如今宫中只有三千近卫,光是他知道的周家的私兵就有三千人,还不算那些被策反的世家大族,倒戈相向的将领。

但谢淳若是不来,他这是个什么结果还两说,他没有立场责怪,只能说:“你快去。”

谢淳说:“父皇自有算计。”

皇帝不会只倚仗几个儿子,既然敢进宫就一定还有其他的准备。

既然已经做出了选择,谢淳没兴趣再回去一起去演戏。

父慈子孝,君臣相和,他们都没有。

他没有宣和有,宣和不过是看他一眼,便对百里汇说:“点人,随我进宫去。”

谢淳:“……”

最后谢淳还是同他一起来了,皇城内本就都是高门大户,如今家家关紧大门加强了守备,街道上便愈发寂静。

他们穿接而过,不知道这一面面墙后有多少人在看着。

老六也带人在宫门口,相比之下,他带的人要多不少,看来是从各府借了人。

宫门紧闭,他们没法进去,城楼上两方人还没打出胜负。

情况便僵持住了。

“不对,”宣和一开口所有人都看着他,“皇城、京城皆有守卫,为何还不到?”

皇宫自然是重兵把守,除此之外,皇城、京城也都有军队,京郊还有卫将军守着。

谢淳知道他的意思,但这些人同时倒戈是不可能的。

“皇城城门关着。”

城门关着,京城兵马司的人进不来。

事实也确实如此。

城墙本就是防御建筑,城门一关哪里有这么好进,消息有没有传出去还是两说,即便是传出去了,这些人想要进城还得先攻城。

可他们原本是守城军啊,哪里来的工程器具,只能传了话然后等着卫将军带人驰援,可卫将军迟迟未到。

宣和抬头看了一眼城墙,深吸口气,原本庄严巍峨用来护卫皇宫的城墙,现在成了最大的阻碍。

“三哥怎么进去的?”

六皇子面上郁郁:“他跟着父皇一起进去的。”

像是知道宣和要问什么,他主动说:“宫中亲卫也轮值,三哥带着人进去了,我就想先回大营。”

“陛下把人交给你就是为了让你送他们回家?”

若不是谢淇还知道去找世家借些人,他简直想骂一句傻子。

宣和从未这样恨过自己这姓氏,他要说皇帝亲儿子,哪里轮得到这几个?

他盯着护城河看了一会,下马时被谢淳拉住了。

谢淳知道他想做什么,皇宫的护城河与宫内水系勾连,但出水中情况未明,况且秋日夜间水凉。

“父皇自有应对。”

宣和定定地看着他,掰开他的手:“这是两回事。”

谢淳怔了怔:“我带你进去。”

皇宫内。相较于皇宫,乾清宫实在不算大,有三千人把守也差不多够了。

外头那三千,来了更好,来不了也妨碍,卫将军根本就不在京郊,谢淳想得不错,他早有算计。

朝臣也很少进乾清宫,这里是内廷,皇帝御门听政是在门厅,大朝会在太和殿,日常处理政务又是在养心殿。

不少人还是第一次进来。

宣和的话来说,大会在公司会议厅(太和殿)开,日常会议在老板家门口(乾清宫门厅)开,小会去办公室(养心殿)找老板,今天他们这是上老板家里头了。

皇帝在宝座上坐着,下方众臣皆静默。

皇帝下令,便连门也没有关,谢泯穿着甲胄,手中握刀,骑马立于在宫门之外。

门内,谢润两手空空,不过是穿着轻骑服同他对峙。

“二哥何必如此,即便是控制了皇宫,皇城守卫,京城守卫很快便到,不若现在同父皇认错。”

老二没有看他,皇帝甚至没有派人出来沟通的意思,认错?从周家被抄家那天起他就没有别的选择了。

他不是沈宣和,他们不是父子是君臣,自古谋逆之臣有哪个有好下场。

今日不是生就是死。

“父皇年岁已高,精力不济,不若效法尧舜,退位让贤,颐养天年。”

他虽在门外,声音却传入殿内,众人皆不敢抬头看皇帝神色。

方公公却知道,陛下骂过一回便不会有第二回 了。

陛下的耐性,从来只对着小殿下。

“什么时辰了?”

方公公低声回答:“回皇上话,亥时二刻。”

皇帝起身竟要离开,众人不解,生怕帝王有个三长两短,便要拦他。

“他若进来,朕倒要高看他了。”

真有这个胆识能耐,他便是即刻传位又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