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卢小雷的计划(第3/6页)

第二个问题,卢小雷提出了一个大家之前忽略的细节:派遣队员的隐私问题。

看来,他确实对于进入云球思筹已久。相比别人,他想到的事情多了很多。

从影像系统角度,地球所可以观察云球上发生的几乎所有事情,自然包括了云球人所有的隐私。如果让地球所去担任云球的法官,一定不会有任何冤假错案的发生。但是,了解所有隐私的上帝视角,也并不完美。因为这意味着,上帝也看得到,所有的也许并不那么赏心悦目的事情。比如,卢小雷并不乐于观察云球人排泄的细节,孙斐对于她认为的卢小雷乐于观察性行为的癖好也极端反感。这对上帝而言,也许只意味着不够赏心悦目,可对云球人,这就不仅仅是赏心悦目的问题了。好在,他们并不知道这件事情。对派遣队员,曾经的上帝,现在的子民,显然知道而且无法接受这种情况。

这的确是个问题。

所以,在计划草案中,卢小雷制定了一个《云球进入者权利保护守则》。所谓的“云球进入者”,听起来涵盖了派遣队员,却并不限于派遣队员。开会讨论的时候,有人建议叫作“派遣队员权利守则”,或者“穿越计划权利守则”。但是,卢小雷坚持使用“云球进入者”这样的词。张琦听他说过关于意识场在地球和云球之间任意穿梭的设想,知道他的用意。张琦觉得,这个想法在眼前看只是一个很大的脑洞,但毕竟也算是个激动人心的想法。于是,张琦选择了支持卢小雷。这样,第一个关于云球社会的地球规范就产生了。不过,这个规范和云球人没什么关系,仅针对进入云球的地球人。它的主要内容并不复杂,就是将若干云球进入者的行为,定义为“进入者隐私”。对于这些已经定义的“进入者隐私”,任何地球人不得通过任何方式进行观察,更加不能以任何形式进行记录。

第三个问题,是否保存云球目标宿主的意识场,以便等待派遣队员返回后,再将目标宿主的意识场迁移回去?

在之前的云球人实验中,并没有这样做,但那是因为明确的技术性原因:在云球中无法保存空体。而替代的迁移链的做法,已经尽量保证了最少的云球人空体和云球人意识场死在地球人手中。理论上,只有两个例外。一个例外是第一个空体,老巴力的空体,必须死去。另一个例外是最后一个意识场,迁移链终结的那一天,从云球解绑的最后一个意识场,因为无处可去,也只能死去。

当然,上帝的囚徒不在此列。那属于另一个研究计划,柳杨个人的计划,就算是脑科学所的计划吧,但无论如何,和穿越计划无关。

现在,在穿越计划中,派遣队员占据了目标宿主的躯体。不需要用技术手段在云球中保存空体,因此,完全可以保留云球宿主的意识场。等待派遣队员返回后,再将云球宿主的意识场迁移回去。

但是,卢小雷的计划草案不建议这样做。

因为这样做意味着,目标宿主将会有一段失忆的空白期,这毫无疑问会引起他自己和周围人的关注和怀疑。并且,有可能进而对目标宿主空白期的行为,也就是派遣队员的行为,进行更多解读和猜测。

这不是漫无目的的技术性实验。这个过程中,有一个真的地球人,一个派遣队员。这种关注和怀疑、解读和猜测,可能进一步会引起各种谣言和传说。

谣言和传说可能会引起云球目标地区的混乱。阿黛尔的例子还历历在目,但这并不是重点。因为,一段莫名其妙的失忆期和一起单纯的死亡事件相比,哪个能够造成更大的混乱?很难说。死亡通常给周围的人带来更大伤害,更容易引起激愤的行为。而一段失忆期则显得更加奇怪,更有制造谣言的空间。所以,从对云球社会造成短期混乱的角度来看,二者的比较,不能帮助决断哪种做法更好。

可从地球角度看,或者从云球社会的长期角度看,就不一样了。失忆期的产生,对将来的穿越计划很可能造成重大的不利影响。

考虑到将来,越来越多的派遣队员进入云球,将有很多例非常相似的失忆事件出现。万一碰到有心人,进行调查、对比和分析,虽然很难说就可以揭穿穿越计划的真相,可也许会有一个正确的轮廓。或者,也许会有一个实际上完全错误但却危害更大的轮廓。很明显这有相当大的风险,对于穿越计划的任务执行非常不利。这个推论,得到了穿越计划研究组中一个统计学家在学术角度的支持。

这意味着,某个时刻,云球上会多一具安静地躺在床上的尸体,而且将来,会有更多这样的时刻。一个云球人莫名其妙地无疾而终,不知道云球的地方官员会如何处理。这种做法要求目标宿主应该是像老巴力一样,没什么亲人,最好也没有队长那样陪伴着的生命。否则,除了害一条云球人的人命之外,还无谓地制造了很多悲伤、愤怒、臆想和谣言。所以,没有亲朋好友,或者尽量少的亲朋好友,是选择目标宿主的一个重要条件。在之前的实验中都是这样做的,以后也必须坚持这样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