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第2/3页)

当郑能谅躺在大地母亲的怀抱里享受着剧烈运动后的平静时,跨栏选手们的铁蹄已近在咫尺。他面无惧色,因为已经神志不清……

起初他以为又不小心触发了盗格空间,可海棠树并没有出现,眼前也是朦朦胧胧的现实场景,他才确定他是真的从土坡上摔了下来,而这同发令枪声的分贝数及土壤的疏密度有直接关系。

由于曾有过脑震荡的丰富经历,郑能谅根本不把这种皮外伤放在眼里,让小护士包了一下,扎上一针,就坚持要重返运动场。可小护士非常热情体贴,死活不让他出去,甚至惊动了医务长。

小护士义愤填膺:“您看,他不付钱就想溜!”

替郑能谅解围的是一个素不相识的女孩。她一手夹着两瓶汽水,一手掏出五角钱把他从小护士手里赎了出来。

“干嘛给她钱?”郑能谅还不服气,“运动员来这里都不收费的,好歹我也是个纠察,算因公负伤。”

女孩一脸豁达,摆出亿万富翁的姿态:“五毛而已,给她好了,就当在街头碰见了卖火柴的小女孩。”

郑能谅脱口而出:“那么有爱心,至少给十块。”

女孩嫣然一笑:“你值那么多啊?”

郑能谅丝毫没有想开玩笑的意思,那时候他还没掌握开玩笑这么高深的艺术。他只觉得她的笑容十分清凉,而且越看越觉熟悉。郑能谅说:“我是不是在哪见过你?”

“嗯,”女孩有点不好意思,“我还差点把你的脑袋踩成鸡蛋饼。”

三号,原来是她。近距离观赏,确实有些不同,不仅与之前的感觉不同,而且与别的漂亮女生也有很大的不同。这张脸蛋算不上倾国倾城,但每一个组成部分都很有特点。她的眉毛颇具宫崎骏的画风,轻描淡写;她的双眸胜似冰川的清泉,干净通透;她的鼻梁宛如雨后的淡竹,挺拔俊逸;她的双唇蕴藏弗拉明戈的血液,倔强不羁。

刚才隔了几十米竟看不出来,郑能谅自言自语道:“是该配副眼镜了。”

“什么眼镜?”女孩没听懂。

“啊,没什么,我是说你如果戴眼镜一定很有学问,居然能想到鸡蛋饼这么有趣的比喻,”郑能谅趁机转移了话题,“为什么用鸡蛋饼,而不是肉饼、鸭蛋饼、老婆饼呢?”

“因为鸡蛋饼好吃呀,”女孩认真地说,“对了,刚才幸好你摔在跑道上,要不然我可能就踩到碎瓷片了。”

郑能谅憨憨一笑,低头看着袖章:“工作嘛。”

初一那年,郑能谅无不良嗜好。不喝酒,不抽烟,不打架,不吃陌生人给的东西,不当着人的面说限制级的动词,不在感叹句中提及别人的六亲,这些优良传统一直保持到大学毕业;他也不旷课,不作弊,不拉女孩的手,不跟异性打情骂俏,后来与时俱进,偶尔也入乡随俗。

这一切意味着,那个女孩在那个夏天遇到了一个严格遵守《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男生,一个道貌岸然的正人君子,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无趣的人。所谓无趣,就是指这个呆子虽然用功读书,却绝无机会从书中读出颜如玉。

郑能谅发现眼前这个女孩有点与众不同,说不出是哪一点,也许不止一点,也许是全部,他只知道她的身上飘散着一缕淡淡的青草香,很好闻。科学家说异性之间的吸引源自对方特殊的气息,很有道理。

好奇、迷惑、陶醉,各种感觉一拥而上,郑能谅不知道接着该做什么了,只是傻傻地笑着。他并没有意识到他那双眼睛其实会说话,也不知道他的酒窝跟她的清香其实有异曲同工之妙,对于自己身上的这些优点他一无所知,因为他从来没有撒泡尿照过自己。

两人并肩走了半天,郑能谅才蹩脚地打破沉默:“我叫郑能谅,初一(1)班的。”

“孟楚怜,3班。”她终于等到一个话题,积极地回应道,并微微侧脸,把目光投了过去,却发现他的视线如触电般闪向地面,便缓缓收回来,继续嘬着吸管,认真地踢着路上的小石子。

“哦,挺好。”郑能谅刚才和她险些对上目光,此刻正心乱如麻,竟不知如何往下接,陷入了尴尬的沉默,恨不得前面有条地缝让自己钻进去。

地缝没有出现,却蹦出个小房子来,是家便利店。郑能谅如遇救星,马上提议进去看看,得到了她的同意。一进店,郑能谅就以请吃盐话梅的方式赠她份回礼,也趁机打破了无话可说的僵局。

似乎是在攀比,孟楚怜又变魔术似地掏出一块巧克力请他品尝。在那个年代巧克力算比较奢侈的食品,在电视广告里看上一次都能令人回味无穷,便利店的玻璃窗下有一款,价格抵得上十包盐话梅。郑能谅怀着激动而好奇的心情一口吞下,给它留了个全尸。